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水文学和水文地质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风化裂隙水的分布受气候、岩性及地形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在( )气候条件下的地区,有利于岩石形成较大而开张的风化裂隙,含水量较大。【单选题】
A.气候干燥而温差大
B.气候湿润而温差大
C.气候干燥而温差小
D.气候湿润而温差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风化裂隙水赋存于岩体的风化带中。风化作用与卸荷作用决定了岩体的风化裂隐带在近地表处呈壳状分布,通常厚数米至数十米,裂隙分布密集均匀,连通良好的风化裂隙带构成含水层,未风化或风化程度较轻的母岩构成相对隔水层。因此,风化裂隙水一般为潜水,被后朔沉积覆盖的古风化壳,也可赋存承压水。风化裂隙水通常分布比较均匀,水力联系较好,但含水体的规模和水量都比较局限。在气候干燥而温差大的条件下,有利于岩石形成较大而开张的风化裂隙。
2、以下哪项属于结合水的性质? ( )【单选题】
A.受到重力和毛细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运动
B.受到重力和颗粒表面的电分子力的共同作用下不能运动
C.受到重力和颗粒表面的电分子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运动
D.受到毛细力和颗粒表面的电分子力的共同作用下不能运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地壳岩石中的水可分为岩石骨架中的水(矿物结合水)和岩石孔院中的水。岩石孔隙中的水,主要有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气态水等。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称为结合水。它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吸着水)和弱结合水(薄膜水)。结合水受到重力和颗粒表面的电分子力的共同作用下不能运动。距离固体表面更远的那部分水分子,重力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在自身重力下能运动,这部分水称为重力水。在松散岩石中细小的毛细孔道构成毛细管,地下水面以上广泛存在毛细水,可分为支持毛细水、悬挂毛细水、孔角毛细水。气态水是指以水蒸气状态存在于岩士孔隙中的水。
3、下面关于地下水运动的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自然界的地下水运动始终处于非稳定流状态,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由于运动要素变化幅度小,才可近似为稳定流运动
B.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中的地下水运动可以用达西定律来描述
C.呈层流状态的地下水不一定符合达西定律
D.地下水径流从水位高处向低处流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岩溶水运动速度变化很大,因此其流态变化也很复杂。在溶孔溶隐中,地下水缓慢地渗流,水流流态属于层流状态;而在溶洞、暗河等岩溶管道中, 地下水流速大,最快可达2400m/h,处于紊流状态;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大裂隙中则多显示过渡的混合流状态。因此,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中的地下水运动不可以用达西定律来描述。
4、用典型暴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暴雨,则( )。【单选题】
A.各历时暴雨量都不等于设计暴雨量
B.各历时暴雨量都等于设计暴雨量
C.各历时暴雨量都不大于设计暴雨量
D.不能肯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同频率放大又称峰量同频率放大,由同一频率的洪峰和各时段的洪量控制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的方法,能保证洪峰、各时段洪量的设计值达到标准要求。
5、地下水资源储存量计算,一般根据埋藏条件不同而计算其( )。【单选题】
A.调节储存量
B.固定储存量
C.天然储存量
D.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地下水储存量指储存于含水层内的水的体积。根据储存量的埋藏条件不同,又可分为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保持相对稳定时,储存量是常量;当补给量减少,会消耗储存量 ;当补给量增加,储存量也相应增加。查明含水层的体积、给水度和弹性释水系数,是准确计算储存量的首要条件。
公用设备工程师会取消吗?:公用设备工程师会取消吗?不会。本身这个考试是很难的,比较严格,明年要实行盖章制度。
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1.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经过人事部门的全国统考合格后才会颁发知证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人发[2003]24号),国家对从事公用设备专业道性工程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设计工作年限是指申报人取得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前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对于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后,又获得本专业本科或硕士学历的,其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时间可作为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后的实践年限计算;专业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