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比转速,Q以“/s”计,H以“m”计。已知:12sh-13型水泵Q=220L/s,H=32.2m,n=1450r/min,比转速是( )。【单选题】
A.60
B.130
C.180
D.28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2、地形包括( )。【单选题】
A.山脊线和地物
B.地貌和建筑物
C.等高线和构筑物
D.地貌和地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物和地貌的总和称为地形。
3、随城市化的进展,与以前的相比较,城区的洪水会产生如下变化( )。【单选题】
A.洪峰流量增加,洪峰出现时间提前
B.洪峰流量减少,洪峰出现时间靠后
C.洪峰流量减少,洪峰出现时间没有变化
D.洪峰流量没有变化,洪峰出现时间提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城市化因为地面硬化等原因,导致径流系数变大,同样程度的暴雨、雨水流量会增加(渗入地下的雨水量减少,通过管渠排水的雨水量增加), 进而导致洪峰量增加,洪峰出现时间提前。
4、某5级泵,效率最高时流量Q=54.0m3/h,扬程H=77.5m,转速n=1950r/min,则该泵的比转数=( )。【单选题】
A.60
B.110
C.200
D.7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将水泵效率最高时的转速n=1950r/min、代入比转数计算公式,可得。
5、水的大循环是指( )。【单选题】
A.从海洋蒸发的水分再降落到海洋
B.海洋蒸发的水凝结降落到陆地,再由陆地径流或蒸发形式返回到海洋
C.从陆地蒸发的水分再降落到海洋
D.地表水补充到地下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分循环即水的三态互变,由水文四要素构成:蒸发、降水、入渗、径流。大循环即海陆间循环。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凝结后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表。其中一部分渗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 一部分又被蒸发进入天空;余下的水分则沿地表流动形成江河而注入海洋。小循环即海洋或大陆上的降水同蒸发之间的垂向交换过程。其中包括海洋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小循环(内陆循环)两个局部水循环过程。
6、高地输水的泵房,当水泵设有普通回阀或底阀时,应进行( )压力计算。【单选题】
A.静扬程
B.停泵水锤
C.饱和蒸汽压
D.基础承载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向高地输水的泵房,当水泵设有普通止回阀或底阀时,若电源突然中断或电机发生故障,会产生由降压开始的水锤压力,故需进行压力计算,根据需要采取水锤消除措施。
7、佛尔哈德法中使用的指示剂是( )。【单选题】
A.酚酞
B.铬酸钾
C.硫酸铁铵
D.荧光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8、下列不属于微生物所需要的五大营养的选项是( )。【单选题】
A.碳源
B.氮源
C.生长因子
D.空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细菌从体外可以获得的五大营养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9、暴雨强度公式主要表征的三个要素是( )。【单选题】
A.降水量、降水历时和降水强度
B.降水量、降水历时和重现期
C.降水历时、降水强度和重现期
D.降水量、重现期和降水面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暴雨强度换算公式为:,其公式为:。式中,q为设计暴雨强度,单位为L/(s-k) ; t为降雨历时,单位为min ; T为设计重现期,单位为a。故暴雨强度公式主要表征的三要素是:降水历时、降水强度和重现期。
10、盛水容器a和b上方密封,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为和。若两容器内水深相等,则和的关系为( )。【单选题】
A.
B.
C.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从右侧与大气相连的管中液位判断。
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成绩的有效期有几年?: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成绩的有效期有几年?一直有效,只要基础考试过关了,专业考试一定不会多年不过的。
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设计工作年限是指申报人取得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前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对于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后,又获得本专业本科或硕士学历的,其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时间可作为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后的实践年限计算;专业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专业哪一年开始考试?: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专业哪一年开始考试?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3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3. 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