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公用设备师《动力工程》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热工测试技术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用L型动压管测量烟道的烟气流速,动压管校正系数为0.87,烟气静压为1248Pa,温度为200。C,气体常数为295.8J/(kg·K)。烟道截面上8个测点的动压读数(Pa)分别为121.6,138.3,146.7,158.1,159.6,173.4,191.5,204.4,烟气平均流速为( )。【单选题】
A.21.1m/s
B.12.7m/s
C.12.0m/s
D.18.4m/s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L型动压管又称毕托管,是传统的测量流速的传感器。其与差压仪表配合使用可以通过被测流体压力和差压,间接测量被测流体的流速。此题中,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气体密度:ρ=p/(RgT)=0.715kg/m3,由流速公式:,可求得烟气平均流速为:v=18.4(m/s)。
2、用电磁流量计测量液体的流量,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在测量流速不大的液体流量时,不能建立仪表工作所必须的电磁场
B.这种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在流动的液体中应能产生电动势
C.只有导电的液体才能在测量仪表的电磁绕组中产生电动势
D.电磁流量计可适应任何流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电磁流量计主要用于测量具有导电性的液体介质的流量,常用来测量酸、碱、盐溶液以及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的流量。
3、工业现场压力表的示值表示被测参数的( )。【单选题】
A.动压
B.全压
C.静压
D.绝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工程上按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分为静态压力和动态压力。不随时间变化的压力叫做静态压力。因为绝对不变的压力是不可能的,因而规定,压力随时间变化每1min不大于压力表分度值5%的称之为静态压力。而工业现场压力表的示值表示的是被测参数的静态压力。
4、某节流装置在设计时,介质的密度为520kg/,而在实际使用时,介质的密度为480kg/。如果设计时,差压变送器输出100kPa,对应的流量为50t/h,由此可知在实际使用时对应的流量为( )t/h。【单选题】
A.42.6
B.46.2
C.48.0
D.5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以流量为单位的基本公式,变送器输出100kPa时的设计流量M设=50t/h。所以实际流量M实=48.04t/h。
5、介质的被测温度范围0~600℃,还原性工作气氛,可选用的热电偶为( )。【单选题】
A.S形热电偶
B.B形热电偶
C.K形热电偶
D.J形热电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项,铂铑l0—铂热电偶(分度号s)属于贵金属热电偶,通常直径为0.5mm,使用最高温度1300℃,短期使用可达l600℃。该热电偶复制性好,测量准确度高,可在氧化性及中性气氛中长期使用,在真空中可短期使用。B项,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度号B)是贵金属热电偶,通常直径为0.5mm,可长期在1600℃中使用,短期可达l800℃。它宜在氧化性或中性气氛中使用,也可在真空中短期使用。C项,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分度号K)它是一种贱金属热电偶,通常直径为0.3mm~3.2mm,直径不同,使用的最高温度也不同。如直径为3.2mm的热电偶,可长期在1200℃使用,短期测温可达l300℃。在500℃以下可以在还原性、中性和氧化性气氛中可靠工作,而在500℃以上只能在氧化性或中性气氛中工作。D项,铁—康铜热电偶(分度号J)属贱金属热电偶,通常直径为0.3mm~3.2mm,测温范围在-40℃~750℃。不同的直径测温范围不同。它适应在氧化、还原、真空及中性气氛中使用。
公用设备工程师会取消吗?:公用设备工程师会取消吗?不会。本身这个考试是很难的,比较严格,明年要实行盖章制度。
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1.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经过人事部门的全国统考合格后才会颁发知证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人发[2003]24号),国家对从事公用设备专业道性工程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设计工作年限是指申报人取得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前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对于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后,又获得本专业本科或硕士学历的,其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时间可作为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后的实践年限计算;专业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