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发酵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是利用总大肠菌群细菌能够发酵( )的生理特征。【单选题】
A.淀粉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大肠菌群的测定常用方法有两种:发酵法和滤膜法。其中,发酵法测定步骤为:①初步发酵。将水样置于糖类培养基中培养,观察有无酸和气体产生,即有无发酵。若有酸和气体生成,则还需下一步检验。②平板分离。将上步的产酸产气菌接种到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紫红色,金属光泽;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淡红色,中心色较深)或伊红美蓝培养基(深紫黑色,金属光泽;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中培养,长出菌落后,根据其特征来确定此类细菌存在,再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③复发酵。将菌落移于糖类培养基中,观察其产酸产气,则确定为大肠菌群。
2、从物理意义上看,能量方程表示的是( )。【单选题】
A.势能守恒
B.机械能守恒
C.动能守恒
D.压能守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从物理意义上看,能量方程表示的是机械能守恒。
3、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所发生的作用和好氧条件下所发生的作用,最终通过排泥作用将磷去除的,这两个作用分别是( )。【单选题】
A.放磷和吸磷
B.吸磷和放磷
C.吸磷和吸磷
D.放磷和放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有明显除磷能力的细菌统称为除磷菌(或聚磷菌)。 除磷过程是先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分解聚磷酸盐,释放磷酸,产生ATP,并利用ATP将污水中的脂肪等有机物摄入细胞以PHB (聚-β羟基丁酸盐)及糖原等形式存于细胞内。再进入好氧环境,PHB分解释放能量,用于过量地吸收环境中的磷,合成聚磷酸盐存于细胞,沉淀后随污泥排走。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施工总承包单位可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
B.根据具体情况,分包单位可将所承包的工程进一步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其他施工单位
C.承包单位可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其他分包单位
D.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共同承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建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5、圆管流的下临界雷诺数( )。【单选题】
A.随管径变化
B.随流体的密度变化
C.随流体的黏度变化
D.不随以上各量变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圆管流的下临界雷诺数为相对固定的数值,不随管径等因素变化。
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1.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经过人事部门的全国统考合格后才会颁发知证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人发[2003]24号),国家对从事公用设备专业道性工程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设计工作年限是指申报人取得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前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对于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后,又获得本专业本科或硕士学历的,其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时间可作为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后的实践年限计算;专业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公用设备工程师分一级二级吗?:公用设备工程师分一级二级吗?是不分一级和二级的。实际上就是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考试。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