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1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水文学和水文地质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度量岩土容水性的指标为容水度,它在数值上一般等于( )。【单选题】
A.孔隙度
B.持水度
C.给水度
D.田间持水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岩土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容水性,容水度为度量岩石容水性的指标。另外,也可定义容水度为: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这时,岩土空隙已全部充满水,其含水率称为饱和含水率。容水度在数值上一般与孔隙度(裂隙度、岩溶率)相等。
2、下列哪项不属于毛细水的性质? ( )【单选题】
A.支持毛细水通常是越靠近地下水面处含水率越大
B.悬挂毛细水是靠毛细管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上层空隙中的水
C.悬挂毛细水所达到的深度随地表补给水量的增加而加大
D.毛细水受到毛细力作用,不受重力作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毛细水是指地下水受土粒间孔隙的毛细作用上升的水分,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其形成过程通常用物理学中毛细管现象解释,分布在土粒内部相互贯通的孔隙,可以看成是许多形状不一,直径各异,彼此连通的毛细管。毛细水主要有三种:①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着小孔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地下水面以上形成毛细水带,此带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故称支持毛细水。毛细水带随地下水面的变化和蒸发作用而变化,但其厚度基本不变。支持毛细水通常是越靠近地下水面处含水率越大。观察表明,毛细带水出来除了作上述垂直运动外,由于其性质似重力水,故也随重力水向低处流动,只是运动速度较为缓慢而已。②悬挂毛细水,地下水由细颗粒层次快速降到粗颗粒层次中时,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中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连接的毛细水,这种毛细水称为悬挂毛细水。悬挂毛细水所达到的深度随地表补给水量的增加而加大。③孔角毛细水,在包气带中颗粒接触点上或许多孔角的狭窄处,水是个别的点滴状态,在重力作用下也不移动,因为它与孔壁形成弯液面,结合紧密,将水滞留在孔角上。
3、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 )。【单选题】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百年一遇是指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一百年出现一次,是一个可能的概率,不是一定发生。
4、设计标准所采用的频率是( )。【单选题】
A.概率
B.累积频率
C.事先概率
D.经验频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经验频率曲线样是指本系列各项的经验频率初算确定之后,在几率格纸上绘出经验频率点据的位置,目估绘出一条平滑的曲线。我国一直采用皮尔逊型III型曲线,作为洪水频率计算的依据,检查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的配合情况。若配合得不好,应适当调整参数值,直到配合较好为止,因此设计标准所采用的频率为经验频率。
5、对水文现象进行地理综合分析时常用( )。【单选题】
A.高程平均法
B.纵横剖面法
C.经纬分度法
D.经验公式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水文学研究方法有:①地理综合法,按照水文现象地带规律和非地带性的地域差异,用各种水文等值线图表示水文特征的分布规律,或建立地区经验公式以揭示地区水文特征。②成因分析法,根据水文变化的成因规律,由其影响因素预报、预测水文情势的方法。③数理统计法,根据水文现象的统计规律,对水文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进行水文情势预测、预报的方法。
公用设备工程师会取消吗?:公用设备工程师会取消吗?不会。本身这个考试是很难的,比较严格,明年要实行盖章制度。
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1.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经过人事部门的全国统考合格后才会颁发知证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人发[2003]24号),国家对从事公用设备专业道性工程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设计工作年限是指申报人取得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前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对于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后,又获得本专业本科或硕士学历的,其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时间可作为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后的实践年限计算;专业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