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公用设备师《专业基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六章 机械基础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图6-8-1示轮系,辊筒5与蜗轮4相固连,各轮齿数:z1=20,z2=40,z4=60,蜗杆3的头数为2,当手柄H以图示方向旋转1周时,则辊筒的转向及转数为( )。图6-8-1【单选题】
A.顺时针,1/30周
B.逆时针,1/30周
C.顺时针,1/60周
D.逆时针,1/60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辊筒与蜗轮转向及转数相同,根据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根据右手法则来判定辊筒5(即蜗轮4)的转向,由于齿轮1为逆时针转,按照传动路线,可确定出辊筒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
2、有四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参数分别为:齿轮l的ml=2.5mm,al=15°;齿轮2的m2=2.5mm,a2=20°;齿轮3的m3=2mm,a3=15°;齿轮4的m4=2.5mm,a4=20°;则能够正确啮合的一对齿轮是( )。【单选题】
A.齿轮1和齿轮2
B.齿轮1和齿轮3
C.齿轮1和齿轮4
D.齿轮2和齿轮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对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且等于标准值。故齿轮2和齿轮4能够啮合。
3、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该是材料的( )。【单选题】
A.屈服极限
B.强度极限
C.疲劳极限
D.弹性极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屈服极限也称流动极限,是指材料受外力到一定限度时,即使不增加负荷它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强度极限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时出现的最大应力,也可称为破坏强度或破坏应力;疲劳极限是指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到某一限度时,若除去外力,其变形(伸长)立即消失而恢复原状,弹性极限即指金属材料抵抗这一限度的外力的能力。因而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该是材料的疲劳极限。
4、不宜采用凸轮机构的工作场合是( )。【单选题】
A.需实现特殊的运动轨迹
B.需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
C.传力较大
D.多轴联动控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凸轮机构的主要缺点是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易于磨损,所以通常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机构。凸轮的主要优点除AB两项外还包括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
5、有一V带传动,电机转速为750r/min。带传动线速度为20m/s。现需将从动轮(大带锄轮)转速提高1倍,最合理的改进方案为( )。【单选题】
A.选用1500r/min电机
B.将大轮直径缩至0.5倍
C.小轮直径增至2倍
D.小轮直径增大25%,大轮直径缩至0.625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项,V带的滑动率e=0.01~0.02,其值较小,在一般计算中可不予考虑。则有n1d1=n2d2,带速v=πn1d1/60×1000,现需将从动轮(大带轮)转速提高1倍,最合理的改进方案是将大轮直径缩至0.5倍。AC两项,若选用1500r/min电机,或者将小轮直径增至2倍,则带传动线速度为40m/s。普通V带的带速v应在5~25m/s的范围内,其中以10~20m/s为宜,若v>25m/s,则因带绕过带轮时离心力过大,使带与带轮之间的压紧力减小、摩擦力降低而使传动能力下降,而且离心力过大降低了带的疲劳强度和寿命。D项,将小轮直径增大25%,大轮直径缩至0.625倍不满足设计要求。
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吗?: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吗?可以。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的考生应考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准考证,应携带2B铅笔、黑色墨水笔、三角板、橡皮以及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的计算器。公用设备工程师根据施工发展或项目需要,协同上级制订新设备采购、度投资计划,组织公用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负责各类公用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工作,保证规范、安全、低成本运行。
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成绩的有效期有几年?: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成绩的有效期有几年?一直有效,只要基础考试过关了,专业考试一定不会多年不过的。
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报名表盖公章的单位没有设计资质,考试通过了会有效吗?: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报名表盖公章的单位没有设计资质,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报名条件:1. 取得本专业(指公用设备专业工程知中的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专业,详见专业对照表,下同)或相近专业(详见专业对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2. 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道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