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据统计,今年全国有137万多名考生走进了考场,期望通过国考改变命运!
而考试一结束,就有考生流着泪走出来了。原来,这场史上最难国考,还真是名符其实!
首先,从国考整体试卷上看,难度似乎并没有增加多少。如果与历年来的真题相比较,你会发现,题型的变化非常之小。但是题量却增加了,有不少走出考场的考生反映,量确实大了,根本就没有全部做完就到了交卷时间!为何感觉考试时间那么短呢?
此次国考变化最为明显的一点,是时政题目占分比多了!应当说,对于那些一向重视时政的同学来说,这次国考简直就是福音!尤其是关于十九大的内容,考卷中出现了好多。比如第一大题,常识判断部分,光是十九大内容,就占到了五道!可别小看这五道题,考生排名的时候,很有可能这五道题的得分,就决定了你是被录取,还是被淘汰。
真题分析
行测:
今年的行测考题,资料分析题难度不大,常识判断题的时政考点比较集中,判断推理题常识性考点集中,数量关系题目设置人性化,而且出现新问法,同时言语理解类考题更贴近时政,逻辑填空中高频成语频现。
2019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部分考查题量、题型、难度均符合国考一贯的模式,法律和时政题目占到了百分之六七十的比例。在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部分题型全面,包括顺推型、类比型、分类分组型、九宫格型、条件型等。从考点来看,立体图形比重较大,除折纸盒外,截面图和立体组合回归。
数量关系依旧考查数学运算一种题型,副省考查15题,市地考查10题,且市地题目包含在副省题目中。
与以往不同的是,2019年国考数量关系题目的放置顺序做了调整,不再是随机放置,而是基本按照简单-中等-困难的难度依次放置,考试中考生无需挑题,按序去做即可,比较符合考生做题习惯,设置更加人性化。
言语理解与表达依然考查40题,在行测中的“主角”地位保持稳定不变。纵观副省和市地试卷,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为共同考查题型,文章阅读依然为副省特色。逻辑填空考点延续往年,依然考查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并侧重考查语境分析。考查的词语类型包括实词和成语,其中成语的比重有所加大,高频成语频现,如应运而生、缘木求鱼、方兴未艾、循序渐进、分道扬镳等。
申论:具有改革开放和精准脱贫的宏观背景
在申论的考题中,从试题的材料和问题来看,出题背景与2018年的宏观政治形势密切相关,例如改革开放40年、十九届三中全会等。命题宏观背景与微观切入点兼具,对考生的时事政治知识积累是一个考验,对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端正,是否具有结合时事论证“正见”即正确价值观的文字功力,更是一种考验。
2019国考申论副省主题聚焦“城与乡”,地市主题聚焦“价值观”,材料方面紧跟十九大政策理论风向标,覆盖了文化遗产保护,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扶贫与产业发展等话题,最终将主题升华到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辩证思考上,凸显出对当今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反思。加重对政策理解的考查及对政策设计和社会热点的反思。
以往国考的命题以新取胜,新题型频出不穷,以概括和贯彻尤其明显,历年贯彻题型极少有重复。但从今年的国考命题来看,题型设置难度不大,概括和贯彻的题型设置也与往年有重复。
“国考能力测查依旧偏重概括和分析。”副省题干设置一道概括、两道贯彻以及一道分析题,着重考查考生在复杂信息中提炼要点的能力。市地设置两道概括两道分析,着重考查考生抓取要点和透过现象深度思考的能力。此外,对策在今年的国考中没有出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依然是本次国考命题的重点方向。
教师招聘的学科知识考什么?:教师招聘的学科知识考什么?最后还会有教育教学的论述题或者写教案之类的。教师招聘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专业基础知识、课标、教案。但教师招聘的学科知识一般来说,即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历史、化学、物理、生物、政治、音乐、体育、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你报考小学英语岗位,那么专业知识就是指小学英语的知识;那么专业知识就是指小学数学的知识。主要还是要求考生的基础知识要扎实。
教师招聘考试怎么才能报考特岗教师?:考生可以关注当地教育局官网,及时查看公告,以及查看公告中对应聘人员的要求,登录官网进行报名登录注册;考生还可以关注环球网校网站或者具体地区的考试微信群或者机构老师进行咨询。每个地区相关程序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仔细查看,考试通常有具体的报名时间,考生需要及时关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相应的网页进行报名,错过规定的招聘时间就不可以进行第二次报名了,考生一定要注意。符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即可。
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考哪些题型?: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考哪些题型?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共基础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共基础+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共基础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