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二级建造师《工程法规》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2016年9月15日,甲材料供应商与丙材料供应商订立书面合同,转让甲对乙施工企业的30万元债权。同年9月25日,乙接到甲关于转让债权的通知。关于该债权转让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合同9月25日生效
B.丙于9月15日可以向乙主张30万元债权
C.乙拒绝清偿30万元债务的,丙可以要求甲与乙承担连带责任
D.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行为于9月25日对乙生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B错误,D正确。甲丙之间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但甲丙之间债权转让行为自债权转让通知到达乙(债务人)时生效。因此,丙可于9月25日而非9月15日开始向乙主张债权。C错误。当债务人接到权利转让的通知后,权利转让即行生效,原债权人被新的债权人替代,或者新债权人的加入使原债权人不再完全享有原债权。因此,甲乙并非向丙承担连带责任。
2、根据《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条例》,属于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多选题】
A.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主要内容
B.有工程使用的全部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C.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D.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E.有施工企业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建筑法》规定,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4)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3、下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属于无效的有( )。【多选题】
A.承包人对工程内容有重大误解订立的
B.未取得相应施工企业资质的承包人订立的
C.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订立的
D.承包人胁迫发包人订立的
E.总承包人将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他人订立的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2)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3)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同时还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
4、关于劳务派遣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用工单位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与其签订合同的其他用工单位
B.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申请行政许可,办理公司登记
C.除岗前培训费以外,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再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D.劳务派遣用工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E.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使劳动者的聘用与使用分离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A错误,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B正确,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C错误,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D正确,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E正确,劳务派遣的显著特征是劳动者的聘用与使用分离。
5、关于评标结果异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只有投标人有权利对项目的评标结果提出异议
B.对评标结果有异议,应当在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提出
C.招标人对评标结果的异议作出答复前,招标投标活动继续进行
D.对评标结果异议不是对评标结果投诉必然的前置条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错误,投标人和利害关系人对评标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提出。因此,除了投标人外,利害关系人也可以对评标结果提出异议。C错误,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作出答复;作出答复前,应当暂停招标投标活动。D错误,投标人和利害关系人对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开标以及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评标结果有异议的,应当依法先向招标人提出异议,其异议答复期间不计算在以上规定的期限内。因此,不能直接投诉,而要先行提出异议。
6、甲公司是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专利权人,乙公司未经授权制造和销售该专利。甲发现后,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乙共销售侵权产品800件,因乙的行为,甲少销售600件。甲销售专利产品每件获利2000元,乙销售侵权产品每件获利1000元。乙应赔偿甲( )。【单选题】
A.60万元
B.80万元
C.120万元
D.160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赔偿损失的数额有4种确定方法,(1)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4)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定数额的赔偿。在本题中,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是可以确定的,即减少的销量乘以每件的售价。
7、根据《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关于施工企业资质证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资质许可机关未在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资质证书决定的,视为不准予延续
B.企业发生合并、分立、重组以及改制等事项,可以直接承继原施工企业资质
C.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未依法申请延续的,资质许可机关应当撤回其资质证书
D.项目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施工企业擅自施工的,资质许可机关不予批准该施工企业的资质升级申请和增项申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错误。资质许可机关应当在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做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做出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B错误。企业发生合并、分立、重组以及改制等事项,需承继原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应当申请重新核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而非直接承继原企业的资质登记。C错误。企业不再符合相应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条件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按规定撤回。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未依法申请延续的,应当注销。D正确,D是不予以批准升级或增项的情形之一。
8、施工企业发生的下列事故中,可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是( )。【单选题】
A.劳务作业人员王某在施工中不慎从楼上坠亡
B.施工企业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造成建筑物倒塌,砸死砸伤多人
C.施工企业对裸露地面的钢筋未采取防护和警示措施,造成路人李某摔成重伤
D.劳务作业人员张某在工地食堂下毒,致使劳务作业人员集体中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重大责任事故罪——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B正确。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是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显然是降低工程质量。A不构成犯罪。C发生侵权之债。D构成投毒罪。
9、根据《建筑法》,下列情形中,符合施工许可证办理和报告制度的是( )。【单选题】
A.某工程因故延期开工,向发证机关报告后施工许可证自动延期
B.某工程因地震中止施工,1年后向发证机关报告
C.某工程因洪水中止施工,1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2个月后自行恢复施工
D.某工程因政府宏观调控停建,1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1年后恢复施工前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错误。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首次申请延期时,如果是在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后的,不符合申请延期开工的条件。B错误。因故中止施工的,应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C错误。恢复施工也要报告。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D正确。中止施工满一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10、关于民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B.民法不调整人身关系
C.《建筑法》不属于民法
D.合同法与民法是并列关系
E.经济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采用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商法被认为是民法的特别法和组成部分。建筑法属于行政法律部门。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合同法属于民法;《建筑法》属于行政法;经济法和民法是并列关系。
09:362020-05-29
06:212020-05-29
01:452020-05-29
04:102020-05-29
02:262020-05-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