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考试共3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管道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多选题】
A.中线测量
B.纵、横断面测量
C.施工测量
D.设置沉降观测点
E.测设施工控制桩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管道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及施工测量。
2、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向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单选题】
A.30日
B.15日
C.30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施工单位根据专家论证报告修改完善的专项方案,实施前还应经()签字确认。【多选题】
A.总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B.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C.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D.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E.论证专家代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
4、有封存标志的计量器具是指()的计量器具。【单选题】
A.有严重缺损
B.检定不合格
C.落后淘汰
D.暂停使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计量检测设备贴有封存标志的,是根据使用频率及生产经营情况,暂停使用的。
5、按国家计量局《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的范围划分,施工企业在用的C类计量器具是()。【单选题】
A.接地电阻测量仪
B.弯尺
C.焊接检验尺
D.水平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C类计量器具范围包括:(1)计量性能稳定,量值不易改变,低值易耗且使用要求精度不高的计量器具,如:钢直尺、弯尺、5m以下的钢卷尺。(2)与设备配套,平时不允许拆装指示用计量器具,如: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3)非标准计量器具,如:垂直检测尺、游标塞尺、对角检测尺、内外角检测尺。
6、泄漏性试验的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试验压力为()。【单选题】
A.设计压力
B.工作压力
C.设计压力的1.15倍
D.工作压力的1.15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7、焊缝外观检验的检查项目有()。【多选题】
A.咬边
B.凹陷
C.未焊透
D.错口
E.未融合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焊缝的外观检验,主要是指焊缝表面能用肉眼或借助低倍数放大镜、焊接检验尺等简单工具即能识别或测量的表面缺陷,如咬边、错口和表面凹陷等。未融合和未焊透均属于内部缺陷,须用无损检测的方法才能检测、发现。
8、主控项目是对工程质量起()作用的检验项目。【单选题】
A.关键性
B.主要性
C.否决性
D.决定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9、防雷装置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多选题】
A.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0m
B.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C.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
D.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0m
E.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m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不应大于25m。
10、机械设备开箱检查时,应进行检查和记录的项目有()。【多选题】
A.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B.随机技术文件(如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等)及专用工具
C.到货日期记录和运输日志
D.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
E.报价清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
二级建造师考试有什么规定?:二级建造师考试有什么规定?
二级建造师转注册流程是什么?:登陆当地省级建设主管部门网站,登陆并填写相关的资料资格证书编号、姓名、身份证号码等,然后选择变更注册登陆,变更原因选择聘用企业变更项并填写准备注册的新企业的全称等相关资料,然后选择提交。核实通过后点击同意转出选项。新单位登陆网站的企业版窗口,审核并点击同意调入选项,正常上报后在查看里面选择打印,然后由新企业单位带齐相关资料到当地建设主管省厅对外业务窗口办理变更注册的正式手续。
二级建造师是全国统一考试吗?: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大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并组织考试的制度。同时,考生也可以选择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一考试有国家统一组织命题和考试。现在只有安徽地区是自行组织考试和命题的,其他省份都是全国统一组织考试和命题的。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