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试共8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下列作业会产生生产性粉尘的是()【多选题】
A.金属焊接加工
B.矿石或岩石的钻孔爆破
C.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D.金属研磨或切削孔
E.打扫卫生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生产性粉尘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其所形成的尘粒,小者可为超显微镜下可见的微细粒子,大者肉眼即可看到,如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破碎、磨粉以及粮谷加工等。(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可在空气中凝结成小颗粒,或者被氧化形成颗粒状物质,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小于1μm,如熔炼黄铜时,锌蒸气在空气中冷凝、氧化形成氧化锌烟尘。(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在0.5μm以下,如木材、油、煤炭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4)此外,对铸件翻砂、清砂作业时或生产中使用粉末状物质在进行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时,也可产生多量粉尘;沉积的粉尘由于振动或气流的影响重又回到于空气中(二次扬尘)也是生产性粉尘的一项主要来源。故ABCD项符合题意。【知识点】职业病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考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难易程度】易【】
2、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辨识,下列属于从建(构)筑物进行识别的是( )。【单选题】
A.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
B.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
C.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
D.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一)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二)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三)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四)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知识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考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中等【hjd】
3、应急预案能否在应急救援中成功地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应急预案自身的完善程度,还依赖于应急准备工作的充分性。下列工作范畴中,属于应急准备的是()。【单选题】
A.接警通知
B.应急演练
C.伤员救治
D.事故调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专设了“预防与应急准备”一章,其中包含了应急预案体系、风险评估与防范、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通信保障、培训、演练、捐赠、保险、科技等内容。【知识点】事故应急管理理论框架【考点】准备【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4、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企业应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岗位安全风险相适应的、符合GB/T11651规定的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并监督、指导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正确( )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单选题】
A.佩戴、使用、维护、保养、检查
B.佩戴、使用、维修、保养、检查
C.佩戴、使用、維修、保养、检测
D.佩戴、使用、维护、保养、检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企业应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岗位安全风险相适应的、符合GB/T 11651规定的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并监督、指导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佩戴、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知识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考点】重点内容与要求【难易程度】中等【】
5、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危害从人员健康的各类因素。按其来源,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可分为( )。【单选题】
A.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B.生产因素、难关因素和经济因素
C.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和个体因素
D.生产过程因素、劳动过程因素和生产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①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②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③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性职业紧张。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⑤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①自然环境巾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②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知识点】职业病危害概述【考点】职业病危害基本概念【难易程度】中等【】
02:322023-06-07
03:512023-06-07
03:112023-06-07
01:102023-06-07
02:432023-06-0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