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共39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和综合题(主观)和计算分析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十五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按照账面价值计量。( )【判断题】
A.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由于以上两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不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以账面价值计量。故本题表述正确。
2、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是( )。【单选题】
A.银行承兑汇票
B.预收账款
C.长期应付款
D.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该类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固定或不可确定,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等。本题中,银行承兑汇票属于货币性资产,选项A错误;预收账款和长期应付款属于负债,不属于资产,选项BC错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故本题选项D正确。
3、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可能计入( )。【多选题】
A.资产处置损益
B.营业外收入
C.投资收益
D.留存收益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根据换出资产的不同确认不同类型的损益: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选项A正确;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选项C正确;换出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其差额计入留存收益,选项D正确。
4、对于甲公司而言,下列各项交易中,应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单选题】
A.甲公司以一批产成品交换乙公司一台汽车
B.甲公司以所持联营企业丙公司20%股权交换乙公司一批原材料
C.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交换乙公司一项非专利技术,并以银行存款收取补价,所收取补价占换出专利权公允价值的30%
D.甲公司以应收丁公司的22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交换乙公司一栋办公用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以一批产成品交换乙公司一台汽车,属于以存货换取其他企业固定资产,甲公司应执行收入准则,不执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选项A错误;甲公司持有的联营企业丙公司20%股权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乙公司原材料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以联营企业股权交换原材料,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执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选项B正确;甲公司以专利权交换乙公司非专利技术的交易中,由于补价比例超过25%,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执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选项C错误;银行承兑汇票属于货币性资产,以银行承兑汇票交换乙公司一栋办公用房,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执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选项D错误。
5、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均为13%。2×22年11月11日甲公司以一项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机器设备交换乙公司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一辆大货车。该机器设备账面价值30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该大货车账面价值为28万元,公允价值为2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25万元,甲公司向乙公司共支付补价5.65万元(含增值税补价),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换入的大货车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换入大货车的入账价值是( )万元。【单选题】
A.20
B.25
C.28.25
D.30.6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出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算补价比例时不含增值税,补价5.65万元中,涉及甲、乙公司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的补价,即5万元(25-20),涉及增值税的补价0.65万元(3.25-2.6),所以,补价比例=5/25×100%=20%,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20+2.6-3.25+5.65=25(万元),或直接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25万元确认,选项B正确。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