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个人贷款(中级)》考试共11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小编为您整理第3章 个人住房贷款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我国规模最大的个人贷款产品为( )。【单选题】
A.个人住房贷款
B.个人经营性贷款
C.个人汽车贷款
D.个人教育贷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个人住房贷款在各国个人贷款业务中都是最主要的个人贷款产品,在我国也是最早开办、规模最大的个人贷款产品。
2、下列关于收益法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收益法是以预期原理为基础
B.收益法适用有收益或者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
C.收益法适用的条件是房地产的收益和风险都能较准确的量化
D.收益法的难点在于折旧求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收益法是以预期原理为基础的。预期原理说明,决定房地产当前价值的, 是市场参与者对其未来所能带来的收益或能得到的满足、乐趣等的预期。收益法适用的对象是有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如商店、写字楼、公 寓、旅馆、影剧院、停车场、标准厂房等,它不限于估价对象本身现在是否有收益,只要其所属的这类房地产有获取收益的能力即可。收益法适用的条件是房地产的收益和风险都能够较准确的量化。收益法的难点在于求取净收益的扣除项目“运营费用”如何准确界定以及如何确定合理的报酬率或资本化率。
3、合作机构风险的表现形式,包括()。【多选题】
A.房地产开发商的欺诈风险
B.担保公司的担保风险
C.保险公司的履约保证保险
D.其他合作机构的风险如房屋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等
E.中介机构的欺诈风险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考察个人住房贷款合作机构风险的表现形式。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的欺诈风险;担保公司的担保风险;其他合作机构的风险如房屋中介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
4、在个人住房贷款中,贷款档案中的借款人的相关资料不包括()。【单选题】
A.购房交易收件收据
B.保险合同
C.借款人身份证件
D.借款人家庭收入证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个人住房贷款档案管理可参照个人贷款部分,贷款档案中的借款人的相关资料包括:借款人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有效证件);贷款银行认可部门出具的借款人经济收入和偿债能力证明;符合规定的购买住房意向书、合同书或其他有效文件;购房交易收件收据;所购住房的估价证明;抵押物或质物清单、权属证明、有处分权人同意抵押或质押的证明及有权部门出具的抵押物估价证明;保证人资信证明及同意提供担保的文件;房屋他项权利证明书;个人住房借款申请审批表;借款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保证合同);保险合同、保险单据;个人住房贷款凭证;委托转账付款授权书。
5、在个人住房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的合同有效性风险包括( )。【多选题】
A.未签订合同
B.合同格式条款无效
C.未履行法定提示义务
D.格式条款解释前后矛盾
E.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合同有效性风险包括:(1)格式条款无效;(2)未履行法定提示义务的风险;(3)格式条款解释风险;(4)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风险。
中专学历可以报考2020年银行从业资格初级考试吗?:中专学历可以报考2020年银行从业资格初级考试吗?初级银行从业资格报名条件如下:1. 年满18周岁;2.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根据以上的条件,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就可以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中专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高中,所以中专学历的考生符合初级银行从业资格报名基本条件,具体报考情况还请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报考须知为准。
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去年已通过,再报个人贷款,需要重新报考法律法规吗?: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去年已通过,再报个人贷款,需要重新报考法律法规吗?需要重新报考。想报个人贷款,法律法规需要连续两次通过。新版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获得条件为《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与《银行业专业实务》(五科目中任何一科)两科通过后获得一张纸质证书的形式,主证书即表示该新版证书。因为《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为必考科目,新证书的主要区别在于考生所考专业科目,所以就以专业科目作为主证书的区别。
没有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证可以直接报考2020年中级银行考试吗?:没有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证可以直接报考2020年中级银行考试吗?可以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初级和中级是相对独立的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评价体系,考生可根据自身和工作的需要针对性地报考,不需要等到初级考完之后再考中级。只要满足相对应的报考条件即可报名:初级在校大学生就可以报考,中级需要有工作经验才可以报考。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