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如何分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如何分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应交税费是负债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所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会减少企业的应交增值税,登记在借方表示应交税费的减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会增加企业的应交增值税,登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印花税是计入税金及附加还是管理费用?:印花税是计入税金及附加还是管理费用?之前是计入管理费用的,但是现在改革之后是计入税金及附加了;现在除了是用于管理部门的资产购入构成中的费用,其他税费都不计入管理费用了;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税、车船税等都是计入税金及附加的。
不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税种有哪些?:不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税种:(1)耕地占用税,一般是在建工程等科目;(2)车辆购置税,计入成本,一般是固定资产科目;(3)契税,计入成本;(4)增值税(可抵扣部分);(5)企业所得税;(6)个人所得税,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有哪些?: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有哪些?税金及附加:2. 耕地占用税: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4. 车辆购置税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
为什么购进货物应交增值税记借方?:为什么购进货物应交增值税记借方?进项税额都是记入借方的。这与付款不付款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和“应交税费”的账户的性质有关,应交税费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进项税额是企业支付给供应商的税费,销项税额是购买方支付给企业的税费;进项税在借方表示应交税额的减少,销项税额在贷方表示应交税额的增加。
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为什么通过其他业务成本核算?: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为什么通过其他业务成本核算?借: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折旧,出租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非主营业务,确认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结转的成本通过其他业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相当于出租固定资产的成本
印花税双向征收是什么?:印花税双向征收是什么?印花税的纳税人是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双方,也就说当事人双方都有缴纳印花税,印花税双向征收指的就是签订合同的双方都要按照合同的性质缴纳印花税。
其他应交税费中应交个人所得税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其他应交税费中应交个人所得税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应交个人所得税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企业职工按规定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由单位代扣代缴。企业按规定计算的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企业交纳个人所得税时:【例题】某企业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总额300 000元:按税法规定应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共计3 000元:该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其他应交税费中应交土地增值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其他应交税费中应交土地增值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土地增值税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减去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赋,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增值性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税采用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怎样计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怎样计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纳税额=(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应纳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3%。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都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例题】甲企业本期实际应交增值税510 000元、消费税240 000元,(1)计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2)用银行存款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快速掌握应交消费税中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如何计算税额?:快速掌握应交消费税中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如何计算税额?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答: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内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容税率)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 (1-消费税比例税率)上面的“是指海关核定的关税计税价格。企业进口应税物资在进口环节应交的消费税。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应交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一)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二)应交所得税的核算”应交所得税: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
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