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一个机电设备工程施工项目,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获得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固定价格合同,在施工中,开挖基坑时发现与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已进行“三通一平”不符,施工场地仍然有许多拆迁遗留下的深基础残余。 设备安装项目完成后,有关人员对该系统进行了试运转。 根据修改的设计图纸,基坑开挖要加深加大,造成土方工程量增加,施工工效降低。在施工中又发现了较有价值的出土文物,并进行了相应处理。造成部分施工人员和机械窝工,同时,承包商为保护文物付出了一定的措施费用。应如何处理这件事才合理?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承包商应这样处理:
(1)在接到设计变更图纸后的14天内,向甲方提出变更工程价款和工期顺延的报告。甲方应在收到乙方报告后的14天内予以答复。若同意该报告,则调整合同;若不同意,应进一步与甲方就变更价款协商,协商一致后,修改合同。如果协商不一致,按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解决。
(2)发现出土文物后,首先应在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同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并向甲方提出措施费用补偿和顺延工程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计算书及其证据。

- 1 【建造师案例题】一个机电设备工程施工项目,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获得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固定价格合同,在施工中,开挖基坑时发现与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已进行“三通一平”不符,施工场地仍然有许多拆迁遗留下的深基础残余。 设备安装项目完成后,有关人员对该系统进行了试运转。 简述索赔成立的条件。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注、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 (1)6名劳务工焊工中,有2人的焊工合格证是2007年3月签发;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I,试件形式代号为1G;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I,试件形式代号为4G。询问焊接质量检查员,答复是施焊前并未见到这6名劳务焊工的焊工合格证。 (2)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o.1号:RTI级、UTⅡ级;No.2号:RTⅠ级、MTⅡ级;No.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 焊道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口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o.1号评定检测结果,No.2号签发检测报告。 从背景中,项目部出现劳动力不足和对劳务工重新进行的安排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哪些原则?说明理由。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注、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 (1)6名劳务工焊工中,有2人的焊工合格证是2007年3月签发;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I,试件形式代号为1G;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I,试件形式代号为4G。询问焊接质量检查员,答复是施焊前并未见到这6名劳务焊工的焊工合格证。 (2)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o.1号:RTI级、UTⅡ级;No.2号:RTⅠ级、MTⅡ级;No.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 焊道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口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o.1号评定检测结果,No.2号签发检测报告。 说明背景中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项目安全员和项目部施工副经理对抽调劳务工从事起重吊装作业的意见或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注、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 (1)6名劳务工焊工中,有2人的焊工合格证是2007年3月签发;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I,试件形式代号为1G;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I,试件形式代号为4G。询问焊接质量检查员,答复是施焊前并未见到这6名劳务焊工的焊工合格证。 (2)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o.1号:RTI级、UTⅡ级;No.2号:RTⅠ级、MTⅡ级;No.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 焊道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口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o.1号评定检测结果,No.2号签发检测报告。 对检查所提的4名焊工,是否能够进行该低合金钢管道的焊接作业?分别说明理由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注、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 (1)6名劳务工焊工中,有2人的焊工合格证是2007年3月签发;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I,试件形式代号为1G;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I,试件形式代号为4G。询问焊接质量检查员,答复是施焊前并未见到这6名劳务焊工的焊工合格证。 (2)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o.1号:RTI级、UTⅡ级;No.2号:RTⅠ级、MTⅡ级;No.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 焊道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口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o.1号评定检测结果,No.2号签发检测报告。 15C-04号报告中评定检测结果和报告签发是否符合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要求?为什么?从背景中,应由哪位无损检测人员签发报告?
- 6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承担一水电站工程项目施工,其中施工单位可以分包的工程项目是()
- A 、坝体填筑
- B 、大坝护坡
- C 、电站厂房
- D 、尾水渠护坡
- 7 【多选题】某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与A材料供应商订立了材料买卖合同,但施工单位误将应支付给A材料供应商的货款支付给了B材料供应商,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施工单位与A材料上之间存在合同之债
- B 、A材料商与B材料商之间存在无因管理之债
- C 、施工单位与B材料商存在不当得利之债
- D 、
- E 、施工单位与B材料商之间存在侵权之债
- 8 【单选题】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进行基坑挖掘作业,不慎将一根未标识的电缆挖断造成停电事故,则对该起事故应承担责任的是()。
- A 、施工单位
- B 、建设单位
- C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
- D 、地下管线专业管理机构
- 9 【建造师案例题】一个机电设备工程施工项目,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获得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固定价格合同,在施工中,开挖基坑时发现与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已进行“三通一平”不符,施工场地仍然有许多拆迁遗留下的深基础残余。 设备安装项目完成后,有关人员对该系统进行了试运转。 简述索赔成立的条件。
- 10 【建造师案例题】一个机电设备工程施工项目,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获得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固定价格合同,在施工中,开挖基坑时发现与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已进行“三通一平”不符,施工场地仍然有许多拆迁遗留下的深基础残余。 设备安装项目完成后,有关人员对该系统进行了试运转。 根据修改的设计图纸,基坑开挖要加深加大,造成土方工程量增加,施工工效降低。在施工中又发现了较有价值的出土文物,并进行了相应处理。造成部分施工人员和机械窝工,同时,承包商为保护文物付出了一定的措施费用。应如何处理这件事才合理?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第40条规定:“违反本规定,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按照( )的规定执行。”
- 地面工程中有关瓷砖面层施工工艺正确的是( )。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 当计算工期超过计划工期时,可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要求,在确定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时,宜选择()。
- 事件四中,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诚信行为记录4个月期限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全国、省级不良诚信行为记录的公布期限规定中各是多少?
- Ⅱ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在距跑道人口150m范围内安装灯具的要求有()。
- 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时,可采取的组织措施包括( )。
-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验单位除要求其他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关于由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说法正确的是()。
- 液性指数 =0.8的土,软硬状态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