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
题干:(1)甲、乙两种产品去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元[artificial/abc6fcc49ba-0360-446a-b00b-b2e1d5aec620.png](2)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3600元,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4600元;月末在产品数量,甲为40件,乙为60件,总体完工率均为50%;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50000元,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artificial/abc62866a8c-34de-43d8-bd66-38a9a759bfb4.png]
题目: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质量检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
=4000/(5+15)=200(元/次)
订单处理的成本动因分配率
=4000/(10+30)=100(元/份)
机器运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
=40000/(200+800)=40(元/小时)
设备调整准备的成本动因分配率
=2000/(6+4)=200(元/次)
甲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作业成本:
200×5+100×30+40×200+200×6
=13200(元)
单位作业成本:
(13200+3600)/(100+40×50%)
=140(元/件)
单位成本:50+40+140=230(元/件)
乙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作业成本:
200×15+100×10+40×800+200×4
=36800(元)
单位作业成本:
(36800+4600)/(200+60×50%)
=180(元/件)
单位成本:80+30+180=290(元/件)

- 1 【综合题(主观)】分析两种产品在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盈利大小。
- 2 【综合题(主观)】分析两种产品在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盈利大小。
- 3 【综合题(主观)】计算A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4 【计算分析题】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
- 5 【计算分析题】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
- 6 【计算分析题】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产品利润。
- 7 【计算分析题】计算 A、B 产品的单位成本。
- 8 【计算分析题】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 9 【计算分析题】分析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单位成本的差异原因。
- 10 【计算分析题】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B公司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 甲卷烟厂和其客户乙卷烟批发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卷烟厂生产的H牌卷烟不含税调拨价为120元/条。2011年10月,甲卷烟厂和乙卷烟批发公司有关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甲卷烟厂:购进烟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40万元、增值税23.8万元,支付运费8万元并取得货运企业运费发票;领用80%烟丝生产H牌卷烟,将10%的烟丝运往丙企业委托加工A牌卷烟100标准箱,取得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工费1.8万元、代垫的辅助材料0.2万元、增值税0.34万元;购进其他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50万元;另委托丙企业加工H牌卷烟,并将H牌卷烟的牌号及税务机关已公示的计税价格提供给丙企业;甲卷烟厂以不含税价格100元/条回购丙企业生产的H牌卷烟200标准箱,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卷烟厂销售情况如下表:向当地举办的展览会无偿赠送本厂新研制的雪茄烟作为广告样品,生产成本0.8万元,无调拨价和同类产品价格。(2)乙卷烟批发公司:购进卷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00万元、增值税136万元,本月发生购货及销货运费支出共计20万元,取得货运企业运费发票。乙卷烟批发公司销售情况如下表:其他资料:A牌卷烟生产环节适用消费税税率为36%加0.003元/支,雪茄烟成本利润率为5%,雪茄烟的消费税税率为36%。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丙企业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2)2011年10月甲卷烟厂应缴纳的增值税;(3)2011年10月甲卷烟厂应缴纳的消费税(不包括代收代缴消费税);(4)2011年10月乙卷烟批发公司应缴纳的消费税;(5)2011年10月乙卷烟批发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行使职权的有()。
- 一项1000万元的借款,借款期3年,年利率为5%,若每半年复利一次,有效年利率会高出报价利率( )。
- 下列关于Z分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在全世界范围生产和销售同一类型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属于( )。
-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计算完工产品甲的成本。
- 针对资料一(1)至(7)项,结合资料三,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资料三所列控制对防止或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否有效。如果有效,指出资料三所列控制与资料一的第几个(或者哪几个)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并简要说明理由。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