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定项
题干: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2012年12月初,A材料账面余额为90000元。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5日,购入A材料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1000元。购入该批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费4000元(已取得运输业发票),运输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款项均己通过银行付讫运输费用的增值税扣除率为7%。(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为70000元,支付加工费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00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3)20日,领用A材料60000元,用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购入A材料时支付的相应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4)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为15000元。要求:根据上诉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用元表示)
题目: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企业采购A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 、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为305000元
- B 、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为304720元
- C 、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金额为51000元
- D 、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金额为51280元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D】
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300000+1000+4000*(1-7%)=304720(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4000*7%=51280(元)。

- 1 【不定项】根据资料(1)至(3),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企业该非专利技术摊销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 、应当自可供使用的下月起开始摊销
- B 、应当自可供使用的当月起开始摊销
- C 、该非专利技术出租前的摊销额应计入管理费用
- D 、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非专利技术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 2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发出材料会计处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 B 、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生产成本
- C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管理费用
- D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 3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确认收入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 、借:银行存款 346 销售费用 5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 B 、借:其他货币资金 356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银行存款 5
- C 、借:应收票据 356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银行存款 5
- D 、借:应收票据 356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 4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该企业关于职工非货币性福利的处理正确的是()。
- A 、主营业务收入增加80 000元
- B 、生产成本增加93 600元
- C 、主营业务成本增加55 000元
- D 、库存商品减少80 000元
- 5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的5月份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期末余额为60 000元
- B 、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项目期末余额为60 000元
- C 、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本期金额为225 000元
- D 、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本期金额为180 000元
- 6 【不定项】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M、N产品材料费用分配率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 、0.0072
- B 、0.0085
- C 、0.0073
- D 、0.006
- 7 【不定项】根据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该企业关于“应付职工薪酬”明细核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313500元
- B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带薪缺勤”15000元
- C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93600元
- D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171000元
- 8 【不定项】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发放福利补贴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 、借:应付职工薪酬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34贷:银行存款 2.34
- B 、借:生产成本 2.34贷:银行存款 2.34
- C 、借:生产成本 2.34贷:应付职工薪酬 2.34借:应付职工薪酬 2.34贷:银行存款 2.34
- D 、借:生产成本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34贷:银行存款 2.34
- 9 【不定项】根据资料(1)和(4),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外置该设备会计处理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按应收保险公司赔款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30万元
- B 、201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清理”项目期末余额为52.5万元
- C 、处置该设备时,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81.5万元
- D 、按支付的清理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1万元
- 10 【不定项】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发出材料会计处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 B 、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生产成本
- C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管理费用
- D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热门试题换一换
- 20×3年1月10日,政府拨付甲企业45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并规定若有结余,留归企业自行支配。20×3年2月1日,甲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大型设备专门用于一项科研项目—再生能源发电,研制成功后向国家申请专利。实际成本为36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2×10年2月1日,甲企业以120万元出售了这台设备。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为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 下列对土地增值税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02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 )。
- 有关该商业汇票的各项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其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不足12个月的股票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属于企业所得税计税收入。 ( )
- 关于甲公司销售高档口红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处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下列票据中,付款人或承兑人是银行以外的一般单位的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