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四川灾区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今年地震时,我因当日下午没课,地震发生时刚好在家,因而幸免于难。但我失去了自己惟一的10岁儿子和班里多名学生,我不敢相信,几分钟的时间我就这样永远地失去了他们。地震后这些天,我一方面要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丈夫、家人、同事,不知哪来的力量,在几乎不吃、不喝、不睡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失去爱子,心如刀绞,儿子的样子总是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儿子很可爱,地震的前一天5月11日是母亲节,儿子亲手绘制了贺卡,放在了我的桌上。那天中午儿子在睡觉,是我把他喊醒的,催他去上学,如果让儿子晚点去学校,儿子就不会死,如果我送儿子去上学,儿子也不一定死,如果让儿子留下来陪自己,儿子根本就不会死。想到这些我更痛苦。我已经决定今后不再当老师了,我不知道怎样面对剩下的学生,现在看到房子就想到地震,看到孩子就想到儿子,晚上无法入睡。内心极度恐惧,有车经过都以为发生余震了,总感觉地在晃动,不敢到墙边去,非常强的无助感。现在情绪非常低落,什么都不想做,也没有什么兴趣,每天就是机械地执行校长和家人的指示,记忆很差,很多事都需要别人多次提醒,这学期开学后已不能授课。自己知道地震过去了,应该早点摆脱地震的影响,但是摆脱不了。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人正直,朴实善良,勤劳,有10年教龄,目前为小学四年级班主任,与儿子的关系极为密切,与丈夫的关系良好,性格内向,为人做事谨小慎微,地震中失去儿子和多名学生。求助者身体健康,地震后坚持住在帐篷中,不愿意住活动板房。
题目: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如何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其工作程序是什么?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工作程序是:
(1)建立咨询关系。良好的咨询关系对任何种类的心理治疗都非常重要,它是治疗赖以持续下去的基础。该疗法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2)确定咨询目标。
①该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因此咨询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②上述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为具体的咨询目标。这样就使整个咨询过程比较有层次,使咨询师对咨询的进程心中有数,从而有利于他在每一个目标的指导下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技术。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从这一过程开始,就接触到了求助者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观念。为了能尽快发现求助者行为问题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因此,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对于这些错误观念,可使用以下几种有关技术:
①建议。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
②演示。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这种情境也应根据求助者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释来设定。
③模仿。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这就需要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认知治疗中的语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揭示并纠正深层错误观念的方法。语义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概念。这些自我观念常常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句式,也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一个“主—谓—表”的句式结构。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在认知治疗中,咨询师常常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只是这种技术不是仅仅针对行为本身,而是时刻把它同求助者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也是认知治疗同行为治疗不同的地方。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认知复习,就是以布置家庭作业或让求助者阅读有关认知疗法材料的方式给求助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这实际上是前面几个咨询过程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进一步延伸。因此这一工作不一定只在咨询的后期才开始进行。在每一次咨询之后,咨询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求助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是为每个求助者的具体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并来自于合作性的治疗关系。

- 1 【简答题】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心理咨询对象应具备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 2 【简答题】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造成求助者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3 【简答题】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 4 【简答题】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对本案例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
- 5 【简答题】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针对该求助者还需了解哪些资料?
- 6 【简答题】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对该求助者可能的诊断有哪些,并分别陈述理由?
- 7 【简答题】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灾难综合症的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
- 8 【简答题】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如何鉴定?
- 9 【简答题】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心理咨询师缺乏帮助这类求助者的经验,在转介时需注意什么?
- 10 【简答题】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针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的失误?
- 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主要包括()。
-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司职员。 资料介绍:求助者长相漂亮,人际关系好,能力强,工作勤奋,深得上司及客户的好评。一年前,休产假生孩子。产后仍然注重自己的外貌,开始减肥,但无论是少吃,还是加大运动量,都无法达到自己要求的体重,为此心烦。恰逢公司进行部门调整,求助者被调到自己不愿意去的部门。半年来求助者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找朋友聊天、看电影等无济于事,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发脾气,甚至乱扔家里的东西。虽然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没什么可担心的,衣食无忧,但就是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烦恼。觉得自己没用,对体重很担忧,对丈夫、朋友的劝告也听不进去,以前经常召集同事、同学聚会,现在却常找理由回避聚会,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最近出现胸闷、头晕、没食欲、全身乏力,入睡困难等症状。认为丈夫不理解她,有时和丈夫吵架,对母亲发脾气。因头晕、没食欲、全身乏力及入睡困难等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父母是大学老师,家境较好,人长得漂亮,体型也好,怀孕生产后体态较胖。 从资料分析,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特点是存在( )。
- 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测试,较适合的量表有()。
- 本案例具体的咨询目标应该包括()。
- 该求助者产生症状的特殊诱因是()。
- 如对该求助者使用系统脱敏法,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取决于不同的()。
- 龚耀先教授发展的简式量表选用的言语分测验包括()。
- 智力迟滞又称精神发育迟滞或精神发育不全,是以()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 单选: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可能是( )。
- 单选:求助者多话说明( )。
- 多选:引发该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包括(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