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是()。
- A 、作1期监测
- B 、可不作监测,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
- C 、作1期不利季节
- D 、作1期有利季节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2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2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

- 1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报告书不需要提供的附图、附表是()。
- A 、基本气象分析图
- B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 C 、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 D 、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 2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数应不少于()。
- A 、9个
- B 、10个
- C 、12个
- D 、15个
- 3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B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C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D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4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是根据()计算确定。
- A 、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
- B 、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 C 、等标排放量的公式
- D 、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
- 5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 A 、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 B 、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 C 、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 D 、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 6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
- A 、
<10%且
<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 B 、
<10%或
≤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 C 、
<10%或
<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 D 、
≤10%或
<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 7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
- A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 B 、等标排放量
- C 、最远距离
- D 、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 8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有()。
- A 、分析所有排放方案的环境影响
- B 、分析小时平均浓度超标概率
- C 、分析日平均浓度是否超标
- D 、绘制年平均浓度等值线图
- 9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下列可以预测烟塔合一源的预测模型是()。
- A 、AERMOD
- B 、AUSTAL 2000
- C 、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 D 、EDMS/AEDT
- 10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时,下列适用于预测O3对环境影响的模型的是()。
- A 、AERMOD
- B 、 ADMS
- C 、AUSTAL2000
- D 、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河流纵向扩散的影响因素有()。
- 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
- 在植物样方调查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大小,对于森林而言,其样方面积不应小于()。
- 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 简单进行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
- 确定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生态调查范围。
-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关于各类海域适用于水质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某项目以烟尘排放为特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PM10影响预测的内容有()。
-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下列关于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