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感潮河段、入海河口,可采用()。
- A 、零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 B 、纵向一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 C 、平面二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 D 、一维河网数学模型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感潮河段、入海河口,可采用纵向一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 1 【多选题】水体密度分布对感潮河口污染物的输移混合影响很大,按垂向密度结构考虑入海河口可分为( )。
- A 、部分混合河口
- B 、充分混合河口
- C 、淡水楔河口
- D 、盐水楔河口
- 2 【单选题】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
- A 、66
- B 、80
- C 、132
- D 、160
- 3 【单选题】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0,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为8000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为。
- A 、66
- B 、80
- C 、132
- D 、160
- 4 【单选题】预测持久性污染物在河流充分混合段中的影响浓度时,《环境影响评价技本导则—地面水环境》推荐采用的水质预测数学模式是()。
- A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 B 、弗—罗模式
- C 、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 D 、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 5 【单选题】河流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 A 、2%
- B 、5%
- C 、6%
- D 、10%
- 6 【单选题】沿程横断面均匀混合,适用于河流数学模型中的()。
- A 、零维模型
- B 、纵向一维模型
- C 、河网模型
- D 、平面二维
- 7 【单选题】垂向均匀混合,适用于河流数学模型中的()。
- A 、零维模型
- B 、纵向一维模型
- C 、河网模型
- D 、平面二维
- 8 【单选题】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 /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
- A 、66
- B 、80
- C 、132
- D 、160
- 9 【单选题】在宽浅河流中,对于间歇性排放的污染物,其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是( )。
- A 、移流(或推流)、横向和纵向混合
- B 、移流(或推流)、垂向和横向混合
- C 、横向、纵向和垂向混合
- D 、移流(或推流)、垂向和纵向混合
- 10 【单选题】在宽浅河流中,对于间歇性排放的污染物,其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是()。
- A 、移流(或推流)、横向和纵向混合
- B 、移流(或推流)、垂向和横向混合
- C 、横向、纵向和垂向混合
- D 、移流(或推流)、垂向和纵向混合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论证内容包括()。
- 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进行敏感目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作为评价量。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 )要求。
- 我国危险废物管理阶段性目标是到()年,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险废物环境无害化处理处置。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考核与监督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某汽车整车扩建项目位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根据《汽车整车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关于该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除了环境质量底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外,还应包括()。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