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包括()。
- A 、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只在占地范围外的下游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 B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 C 、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上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
- D 、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B,C】
布点原则
7.4.2.1 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应根据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评价工作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确定,采用均布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建设项目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土壤环境现状,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
7.4.2.2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每种土壤类型应至少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应尽量设置在未受人为污染或相对未受污染的区域。
7.4.2.3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表层样监测点。
7.4.2.4 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采样深度需至装置底部与土壤接触面以下,根据可能影响的深度适当调整。
7.4.2.5 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可在最大落地浓度点增设表层样监测点。
7.4.2.6 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
7.4.2.7 线性工程应重点在站场位置(如输油站、泵站、阀室、加油站及维修场所等)设置监测点,涉及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等输送管线的应根据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或厂区内的平面布局情况确定监测点布设位置。
7.4.2.8 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在现有工程厂界外可能产生影响的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设置监测点。
7.4.2.9 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下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以反映降尘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7.4.2.10 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及其可能影响区域的土壤环境已存在污染风险的,应结合用地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查情况,在可能受影响最重的区域布设监测点;取样深度根据其可能影响的情况确定。
7.4.2.11 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 1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生态影响重点是指()。
- A 、盐化
- B 、沙化
- C 、酸化
- D 、碱化
- 2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影响预测,说法正确的包括()。
- A 、预测评价范围略小于现状调查评价范围
- B 、预测评价重点是占地范围外对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累积影响
- C 、预测评价重点是占地范围内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影响
- D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
- 3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现场调查为主
- B 、资料分析与现状监测相结合
- C 、根据评价等级适当调整、优化调查内容
- D 、三级评价只收集资料,不开展现场调查和现状监测
- 4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应包括()。
- A 、监测指标
- B 、执行标准
- C 、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内容
- D 、跟踪监测制度
- 5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属于生态影响型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 A 、占地范围内绿化措施
- B 、调节土壤PH值
- C 、排水排盐
- D 、降低地下水位
- 6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包括()。
- A 、监测点位只布设在重点影响区附近
- B 、监测指标只选择建设项目特征因子
- C 、二级评价每3年内开展1次跟踪监测工作
- D 、跟踪监测应尽量在农作物收割后开展
- 7 【多选题】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预测与评价因子,说法正确包括()。
- A 、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出的特征因子选取关键预测因子
- B 、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出的基本因子和特征因子选取关键预测因子
- C 、可能造成酸化影响的建设项目,选取土壤盐分含量、PH值作为预测因子
- D 、可能造成碱化影响的建设项目,选取土壤盐分含量、PH值作为预测因子
- 8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内容包括()。
- A 、影响类型
- B 、影响途径
- C 、影响源与影响因子
- D 、影响程度
- 9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依据不包括()。
- A 、土壤环境影响类型
- B 、环境敏感程度
- C 、评价工作等级
- D 、土地利用类型
- 10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现状调查可能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
- A 、土壤类型分布图
- B 、地形地貌特征资料
- C 、土地利用历史情况
- D 、土壤剖面照片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的危害。
- 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
- 在工业园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协调性分析中,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PM 2.5的手工分析方法是()。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应将()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 判定该项目大气、地面水评价等级,并给出判定依据。
- 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提出了进一步加大环评公众参与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切实保障公众对环保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的要求和措施,明确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报告书简本作为项目()条件之一。
- 适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的方法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