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题干:同上求助者。这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第二次咨询谈话片断: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引起你情绪反应的不是外界发生的一些事件,而是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要改变你的情绪,不是去改变外界的事件,而是改变你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求助者:我有些明白了,我原来认为我去应聘,他们就应该要我,是有些不合理。但我有些不自信,我怕他们说我笨,说我没本事。我还害怕就是聘我了,我也胜任不了。心理咨询师:我们举个例子,你从楼上往下看,你会觉得所有的人都比你矮,你趴在地上往上看,所有的人都比你高。所以,站在同一高度,有可能别人比你高,也有可能别人比你矮,对吧?求助者:(沉默)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啊。心理咨询师:你总不能呆在家等着别人开着宝马车来请你吧?因此,建议你在家收集一些相关的报纸,找出与你专业有关的岗位,然后去投投简历,好吧?求助者:对对,我明白了。
题目: 求助者说“可我做不到啊”所表现的是()。 - A 、依赖
- B 、阻抗
- C 、移情
- D 、多话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它可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移情(这里主要指正移情)与依赖有相似之处,移情中多有依赖。

- 1 【单选题】能做到吗?该案例的求助者是()。
- A 、孩子
- B 、家长
- C 、老师
- D 、学校
- 2 【多选题】该求助者的求助行为表现出()。
- A 、自知力完整
- B 、主动性
- C 、自知力缺失
- D 、被动性
- 3 【多选题】 该求助者主要表现出()。
- A 、情绪症状
- B 、行为异常症状
- C 、强迫症状
- D 、社会功能受损
- 4 【多选题】求助者以下的哪些表现体现了求助者的依赖()。
- A 、“你直接告诉我吧,我该怎么解决?”
- B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你一定要帮我啊,全靠你了!”
- C 、“我与你交谈感到特别愉快和难忘,你使我想起了我的……”
- D 、“你的态度真好,和你一起我感到很轻松。”
- 5 【客观案例题】该求助者的求助行为表现为()。
- A 、主动求助
- B 、被动求助
- C 、家人强迫
- D 、医生转介
- 6 【客观案例题】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
- A 、对自己的身体功能过分地关心
- B 、依赖、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
- C 、忧郁、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
- D 、内向、退缩、过分自我控制
- 7 【单选题】求助者说“道理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表明其出现了( )。
- A 、困惑
- B 、依赖
- C 、阻抗
- D 、移情
- 8 【单选题】求助者说“道理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啊”,表明其出现了( )。
- A 、依赖
- B 、移情
- C 、困惑
- D 、阻抗
- 9 【客观案例题】多选:该求助者的求助行为表现出( )。
- A 、自知力完整
- B 、主动性
- C 、自知力缺失
- D 、被动性
- 10 【客观案例题】 单选:求助者说“可我做不到啊”所表现的是( )。
- A 、依赖
- B 、阻抗
- C 、移情
- D 、多话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结束咨询时间可由()决定。
-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以排除的包括()。
-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四川灾区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今年地震时,我因当日下午没课,地震发生时刚好在家,因而幸免于难。但我失去了自己惟一的10岁儿子和班里多名学生,我不敢相信,几分钟的时间我就这样永远地失去了他们。地震后这些天,我一方面要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丈夫、家人、同事,不知哪来的力量,在几乎不吃、不喝、不睡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失去爱子,心如刀绞,儿子的样子总是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儿子很可爱,地震的前一天5月11日是母亲节,儿子亲手绘制了贺卡,放在了我的桌上。那天中午儿子在睡觉,是我把他喊醒的,催他去上学,如果让儿子晚点去学校,儿子就不会死,如果我送儿子去上学,儿子也不一定死,如果让儿子留下来陪自己,儿子根本就不会死。想到这些我更痛苦。我已经决定今后不再当老师了,我不知道怎样面对剩下的学生,现在看到房子就想到地震,看到孩子就想到儿子,晚上无法入睡。内心极度恐惧,有车经过都以为发生余震了,总感觉地在晃动,不敢到墙边去,非常强的无助感。现在情绪非常低落,什么都不想做,也没有什么兴趣,每天就是机械地执行校长和家人的指示,记忆很差,很多事都需要别人多次提醒,这学期开学后已不能授课。自己知道地震过去了,应该早点摆脱地震的影响,但是摆脱不了。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人正直,朴实善良,勤劳,有10年教龄,目前为小学四年级班主任,与儿子的关系极为密切,与丈夫的关系良好,性格内向,为人做事谨小慎微,地震中失去儿子和多名学生。求助者身体健康,地震后坚持住在帐篷中,不愿意住活动板房。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恐惧使用了冲击疗法,请简述其基本过程。
- 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是()。
- 在解决深层错误观念方面,贝克和雷米采用的逻辑分析技术主要包括()。
- 在团体过渡阶段,团体成员常见的反应有()。
- 该求助者的典型症状包括( )。
- 单选: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时,最恰当的做法是( )。
- 多选: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包括(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