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卜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下水污染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液体物料成分等进行识别
- B 、地水环境敏感程度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进行识别
- C 、地下水环境影响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进行识别
- D 、对于随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初、中、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5.1.1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识别应在初步工程分析和确定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C错误),识别其“正常状况”和“非正常状况”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5.3.2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污废水成分、液体物料成分(A正确)、周废浸出液成分等确定。5.2.2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识别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B正确)。5.1.2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D正确)。

- 1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重点防渗区防渗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0m,渗透系数K≤1.0×
Cm/s
- B 、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3.0m,渗透系数K≤1.0×
Cm/s
- C 、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0m,渗透系数K≤1.0×
Cm/s
- D 、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K≤1.0×
Cm/s
- 2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机关于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取样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建设项目为新建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且特征因子为六价铬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 B 、建设项目为改、扩建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且特征因子为六价铬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 C 、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特征因子为DNAPLS(重质非水相液体)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 D 、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特征因子为DNAPLS(重质非水相液体)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个样品
- 3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通常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
- B 、预测层应以潜水含水层或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
- C 、当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 D 、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 4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 A 、基本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
- B 、应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 C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 D 、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必须采用数值法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 5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下水污染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液体物料成分等进行识别
- B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进行识别
- C 、地下水环境影响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进行识别
- D 、对于随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初、中、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 6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线性工程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
- B 、穿越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时,调查评价范围应至少包含水源保护区
- C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重要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 D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不小于50KM 2
- 7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重点防渗区防渗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26.0m,渗透系数K≤1.0 X 10 -7 cm/s
- B 、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3.0m,渗透系数K≤1.0 X 10 -7 cm/s
- C 、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m,渗透系数K≤1.0 X 10 -7 cm/s
- D 、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K≤1.0X 10 -7 cm/s
- 8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通常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
- B 、预测层应以潜水含水层或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
- C 、当建设项目场地包气芾厚度超过100m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 D 、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 x10-7 cm/s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 9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取样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建设项目为新建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且特征因子为六价铬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 B 、建设项目为改、扩建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且特征因子为六价铬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 C 、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DNAPLS (重质非水相液体)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 D 、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DNAPLs (重质非水相液体)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 10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水质监测取样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 、针对改扩建项目,应在含水层底部取样
- B 、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Hg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 C 、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DNAPLs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 D 、一般情况下,只取一个水质样品,取样深度宜在地下水位下1.0m左右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某水质指标检测浓度大于和小于水质标准各一次,其单项标准指数均大于1,则可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水质指标有()。
- 至少还需要调查哪些基础信息才能确认灰场的环境可行性?
- 根据表3提供的数据,补充填写表中污水处理站进水、出水空缺的数据。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户外声传播过程中,与声屏障引起衰减值无关的因素是()。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推荐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中,中型车的总质量(GVM)为()。
- 根据《“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列行业中,属于应全面实施或逐步推广泄漏检测与修复(LDRA)工作的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减量化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各行政机关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收费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所称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位于海岸或者与海岸连接,()位于海岸线向陆一侧,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 某电镀企业包括除油、镀铬、镀锌、镀铜等生产线,铬酸雾经收集、碱洗吸收后排放,则需要单独收集处理的含第一类污染物废水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