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太气环境》, 关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典型气象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典型小时气象条件是指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影响最大的气象条件
- B 、典型日气象条件是指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影响最大的气象条件
- C 、典型小时、典型日气象条件是指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及区域最大地而浓度 点影响最大的气象条件
- D 、典型小时、典型日气象条件是指对所有计算点污染最严重的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 最大的若干个气象条件(可视影响程度而定)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9.6 气象条件, 9.6.1 计算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需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适时或逐次计算。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针对所有计算点)小时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最大的若干个小时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小时气象条件。9.6.2 计算日平均质量浓度需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远日平均计算。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针对所有计算点)日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最大的若干个日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日气象条件。综合选项, D 正确。

- 1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的叠加影响是()。
- A 、预测值和所有点位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叠加
- B 、预测值和所有点位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叠加
- C 、预测值和同一点位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叠加
- D 、预测值和同一点位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叠加
- 2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直角坐标网络)设置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距离源中心≤1000m时,网络等间距设置,间距50-100m
- B 、距离源中心>1000m时,网络等间距设置,间距100-500m
- C 、对于邻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适当考虑不同代表高度上预测受体
- D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络设置,在高浓度分布区,其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100m
- 3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B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C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D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4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是根据()计算确定。
- A 、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
- B 、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 C 、等标排放量的公式
- D 、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
- 5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 A 、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 B 、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 C 、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 D 、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 6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
- A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 B 、等标排放量
- C 、最远距离
- D 、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 7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有()。
- A 、分析所有排放方案的环境影响
- B 、分析小时平均浓度超标概率
- C 、分析日平均浓度是否超标
- D 、绘制年平均浓度等值线图
- 8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环境空气污染源调查的数据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应结合工程分析从轻确定污染物排放量
- B 、改建、扩建项目现状工程的污染源的数据只能采用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
- C 、若采用补充污染源监测数据,可采用80%工况下的监测数据
- D 、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应采用近3年内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
- 9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下列可以预测烟塔合一源的预测模型是()。
- A 、AERMOD
- B 、AUSTAL 2000
- C 、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 D 、EDMS/AEDT
- 10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时,下列适用于预测O3对环境影响的模型的是()。
- A 、AERMOD
- B 、 ADMS
- C 、AUSTAL2000
- D 、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 )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 陆生动物调查中,设立调查线路或调查点应考虑()。
- 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进一步预测污染源长期排放的大气预测模式是()。
- 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清洁生产分析采用()发布的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坚持的原则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 油气开采项目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
- 某设施甲苯尾气浓度为20mg/,风量为200000/h,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
- 某沿海园区采用燃气热电厂集中供热,对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反渗透产生的浓水进行处理,合理的处理措施有( )。
- 进行森林植被样方调查时,确定样地的面积的依据是()。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