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
题干: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除研发支出形成的无形资产外,甲公司其他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且折旧或摊销方法、折旧或摊销年限、残值均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12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3年5月31日完成,2012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13年3月15日对外报出。2013年3月1日,甲公司财务总监对2012年度的下列有关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1)甲公司2012年发生了950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甲公司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甲公司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甲公司2012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80万元,甲公司当期摊销无形资产10万元。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3.75万元。(3)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A生产线发生永久性损害但尚未处置。A生产线账面原价为3000万元,累计折旧为230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为零。A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①甲公司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00万元。②甲公司对A生产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甲公司于2012年1月2日用银行存款从证券市场上购入长江上市公司股票20000万股,并准备长期持有,每股购入价1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600万元,占长江公司股份的20%,能够对长江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12年1月2日,长江公司诗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等,均为1000000万元:长江公司2012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未分派现金股利,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012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15元。甲公司将取得的长江公司的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戚本200600贷:银行存款200600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允价值变动994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9400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485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4850(5)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中包括用于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系甲公司于2012年7月1日购入,入账价值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摊销。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上出现更先进的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甲公司预计丙产品市场占有率将大幅下滑。甲公司估计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假定生产的丙产品期末全部形成库存商品,没有对外出售。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①甲公司计算确定该专利技术的累计摊销额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②甲公司按该专利技术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0万元。③甲公司对上述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2012年12月10日,甲公司将一栋写字楼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出租时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10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0万元(含2012年12月计提的折旧额),出租时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12200万元。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①2012年12月10日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0累计折旧2000贷:固定资产1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0②2012年12月31日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③甲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50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1050万元。
题目: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该业务及其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编制有关调整会计分录(合并编制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调整会计分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1)不正确。
理由:超标的广告费支出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虽然无账面价值,但有计税基础,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条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调整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950-5000×15%)×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2)不正确。
理由: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80-10=270(万元),计税基础=270×150%=40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35万元(405-270),但不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将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3.75万元冲回。
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3.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3.75
(3)
①正确。
理由:因为固定资产发生永久性损害但尚未处置,所以应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②不正确。
理由:A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零,计税基础为700万元(3000-230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75万元(700×25%)。
调整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75
(4)不正确。
理由:因能够对长江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不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006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6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94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94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48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85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 (5000×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
(5)
①不正确。
理由: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摊销。所以无形资产摊销额=1200÷5×6/12=120(万元),账面价值=1200-120=1080(万元)。
调整分录:
借:库存商品 20(120-100)
贷:累计摊销 20
②不正确。
理由:应计提减值准备=1080-600=480(万元)。
调整分录: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500-4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
③不正确。
理由: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80×25%=120(万元)。
调整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
(6)
①不正确。理由:出租日写字楼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0
②正确。
理由: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应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③不正确。
理由:出租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应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0 (40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
(7)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并调整盈余公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借方余额=-50+33.75-175-1000-20-120+4000-1000=1668.75(万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68.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668.75
借:盈余公积 166.88(1668.75×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6.88

- 1 【综合题(主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对相关金融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 2 【综合题(主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并指出甲公司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编制有关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
- 3 【综合题(主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6)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分别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 4 【综合题(主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有关更正差错的会计分录(有关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 5 【综合题(主观)】根据上述材料逐笔分析,判断(1)至(2)笔经济业务中各项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该笔经济业务及各项会计处理序号);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 6 【综合题(主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对相关金融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 7 【综合题(主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并指出甲公司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编制有关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
- 8 【综合题(主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无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 9 【计算分析题】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并指出甲公司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编制有关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
- 10 【综合题(主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南方公司对上述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该事项及其会计处理的序号);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下列有关总部资产分摊至各个资产组的表述,正确的有()
- 某企业“应付账款”总账科目月末贷方余额40000元,其中:“应付甲公司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35000元,“应付乙公司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5000元;“预付账款”总账科目月末贷方余额30000元,其中:“预付A工厂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50000元,“预付B工厂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20000元。则该企业月末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项目的金额为( )元。
- 在注册会计师发现的X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中存在的以下情况中,正确的是( )。
- 土地管理部门是否有权要求从拍卖价款中优先补缴650万元土地出让金?并说明理由。
- 关于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以下做法中,恰当的是()。
- 企业应当区别如下情况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 )。
- 甲公司的财务指标分别分析是否符合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 甲向乙借用一台机床。借用期间,未经乙同意,甲以所有权人名义,以该机床作为出资,与他人共同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丙。公司其他股东对甲并非机床所有人的事实并不知情。乙发现上述情况后,要求返还机床。根据公司法律制度和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以及内部控制实施整合审计。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A注册会计师认为,只要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即使该缺陷不会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也应当对其进行测试。(2)A注册会计师在充分考虑了控制的影响后识别了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3)A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控制缺陷是否可能导致错报时,认为错报发生的概率为5%,并据此得出了控制缺陷不会导致错报的结论。(4)A注册会计师认为甲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重大缺陷,且不属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因此拟根据缺陷影响程度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5)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某项控制对甲公司经营的效率效果控制目标的实现有重大不利影响,确定该项控制缺陷属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因此拟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增加强调事项段,提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相关风险。(6)A注册会计师拟对2018年度甲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指明所执行的程序,以及描述内部控制审计的特征。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