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
题干:甲公司2015年至2016年进行了如下投资:(1)2015年1月5日,甲公司以一栋厂房作价出资,取得戊公司10%的股份,甲公司该栋厂房的原价为600万元,累计折旧8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8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1%。甲公司取得该项股权投资后,对戊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因看好戊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甲公司打算长期持有该项股权投资。该项股权投资没有活跃市场报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2015年12月31日,该项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2016年12月31日,该项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回升为700万元。(2)2015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95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实际年利率为7%,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有充裕的现金,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2015年度利息600万元。根据乙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甲公司估计所持有乙公司债券的本金能够收回,未来年度每年能够自乙公司取得利息收入400万元。当日市场年利率为5%。(3)2015年4月10日,购买丙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00万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后,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丙公司股票的限售期为1年,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没有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没有随时出售丙公司股票的计划。2015年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4)2015年5月15日,从二级市场购买丁公司股票200万股,共支付价款920万元。取得丁公司股票时,丁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元,该股利尚未实际发放。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后,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甲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丁公司股票。2015年12月31日,丁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每股4.2元。相关现值系数如下:(P/A,7%,4):3.3872;(P/F,7%,4)=0.7629。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
题目: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债券2015年12月31日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说明理由。如应计提减值准备,计算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2015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9590.12+71.31=9661.43(万元);
2015年12月31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400×(P/A,7%,4)+10000×(P/F,7%,4)=400×3.3872+10000×0.7629=8983.88(万元);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小于摊余成本的差额应计提减值准备;应计提减值准备金额=9661.43-8983.88=677.5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77.5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677.55
注: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时,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 1 【简答题】(4)根据资料(4),判断购入丁公司债券应划分金融资产的类别,说明理由,并编制甲公司2011年与对丁公司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 2 【综合题(主观)】判断八城公司持有大盛公司债券2×12年12月31日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说明理由。如需计提减值准备,计算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 3 【计算分析题】判断甲公司持有A公司债券2010年12月31日是否发生了减值,并说明理由。如应计提减值准备,计算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 4 【计算分析题】根据资料(1)和(2),判断甲公司购买丙公司60%股权的企业合并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 5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4),判断购入丁公司债券应划分金融资产的类别,并说明理由。编制甲公司2011年对丁公司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6 【计算分析题】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取得的债券投资应作为何种金融资产核算,并说明理由。
- 7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持有的戊公司股权投资在2015年末和2016年末是否应作会计处理,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 8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取得的乙公司债券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说明理由并编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 9 【简答题】判断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债券2016年12月31日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说明理由。如应计提减值准备,计算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 10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收购A公司股份是否属于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属于企业合并,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时指出合并日(或购买日),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对于多个投资方案而言,无论各方案的期望值是否相同,标准离差率最大的方案一定是风险最大的方案。 ()
- 用年金净流量法做出投资决策;
-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有( )。
- (2010年)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是( )。
- 下列各项中,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有( )。
-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 )
- 铁路运输部门是否应当依据运输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 下列出口的货物劳务中,适用免税不退税政策的有( )。
- 在总杠杆系数大于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总杠杆系数,进而降低公司风险的措施包括()。
- 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下列行为中,不应视同销售货物的是()。
- 甲公司是一家咨询公司,其通过竞标赢得一个新客户,为取得该客户的合同,甲公司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属于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的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