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求助者:男性,25岁,未婚,饭店服务员。求助者自述:因感情问题而苦恼,伴有失眠,一月余。案例介绍:求助者在高中时曾经与班里的一位女同学关系很好,毕业后成为恋人。因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彼此不常见面。半年前,在老乡聚会时认识了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开始只是作为一般的朋友相处。有一次他发烧,女孩来看他,给他做饭、洗衣服,他很感动,对女孩产生感情并开始约会。一个多月前,家乡的女朋友突然来了,提出要在这里找工作,还讨论准备结婚的事。求助者很矛盾,两个女朋友自己都喜欢,舍去谁都觉得为难,现在不知该怎么办,有时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她们。有时觉得自己不道德,为此苦恼、烦躁。最近半个多月,经常失眠,不想吃饭,偶尔心慌、出汗、做噩梦。虽然能每天工作,但是效率下降,觉得活着真难。有时会出现离奇的想法,比如,自己要是能分身就好了。还曾经把两个女朋友认错,担心自己会得精神病,因此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相貌较好,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来城市打工。希望心理咨询师能指导他该怎么办,选择哪个女朋友好。
题目:对该求助者的交友行为,心理咨询师的恰当做法包括()。 - A 、帮助其改变恋爱观
- B 、缓解冲突
- C 、帮助其消除内疚感
- D 、保护隐私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D】
咨询目标应是具体可行可操作的,AC项太过宽泛。在咨询过程中,应该为求助者的隐私保密。

- 1 【多选题】心理咨询师对该求助者的恰当处理包括()。
- A 、不必处理
- B 、转介治疗
- C 、宣泄情绪
- D 、改变认知
- 2 【多选题】 对于该求助者的交友行为,心理咨询师应该()。
- A 、仍然完整接纳求助者
- B 、批评他的行为
- C 、帮助消除他的内疚感
- D 、保护他的隐私
- 3 【多选题】对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恰当的是()。
- A 、鼓励宣泄情绪
- B 、加强行走练习
- C 、引导接纳现实
- D 、尽快恢复学习
- 4 【多选题】心理咨询师对该求助者的恰当处理是()。
- A 、不必处理
- B 、转介治疗
- C 、宣泄情绪
- D 、改变认知
- 5 【单选题】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 A 、与父母老师共同解决
- B 、给予恋爱指导
- C 、请女友前来心理咨询
- D 、帮助接纳现实
- 6 【多选题】 心理咨询师对该求助者恰当的处理包括()。
- A 、不必处理
- B 、转介治疗
- C 、宣泄情绪
- D 、改变认知
- 7 【单选题】 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商定的恰当咨询目标是()。
- A 、改善情绪改变认知
- B 、每日增加睡眠一小时
- C 、不管儿子上学之事
- D 、发脾气次数减少一半
- 8 【客观案例题】多选:心理咨询师对该求助者的恰当处理是( )。
- A 、传授学习方法
- B 、协调父子关系
- C 、鼓励宣泄情绪
- D 、改变错误认知
- 9 【客观案例题】多选:对求助者的交友行为,心理咨询师妥当的做法是( )。
- A 、接纳求助者的价值观
- B 、严厉批评他这种行为
- C 、帮助消除他的内疚感
- D 、严密地保护他的隐私
- 10 【客观案例题】多选:对该求助者的交友行为,心理咨询师的恰当做法包括( )。
- A 、帮助其改变恋爱观
- B 、缓解冲突
- C 、帮助其消除内疚感
- D 、保护隐私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本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 某人进行16PF测查,结果显示因素C-稳定性分数为低分,这表明求助者可能( )。
- 在本案例咨询中,可能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包括()。
-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如何评定心理咨询的远期疗效?
-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5岁,个体老板。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十多年来她把大部分的时间和金钱都用在了为儿子看病上。她认为儿子患病是由于自己年轻无知,怀孕期间吃药造成的,为此一直自责,异常痛苦。有一次儿子生病,半夜到急诊室就诊,当时医护人员正在抢救一位心脏病病人,忙不过来。求助者当时又急、又累,突然觉得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非常难受,觉得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因此非常紧张、害怕,浑身颤抖,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当即晕倒在急诊室,经诊治后症状缓解。后来又有类似症状发生,住院检查,未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此后经常发作,每周大约3~4次,医院就诊,服用过镇静类药物,但仍时有发作。发作时头脑清醒,不发作时,生活、工作大致正常。目前求助者不敢一个人外出、一个人独处,怕自己突发心脏病死了。知道自己不一定患心脏病。但没法控制,情绪低落。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死了。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身体健康,性格较内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做事认真谨慎。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生命。 该求助者主要的情绪症状包括( )。
-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退休教师。 案例分析:求助者兄弟姐妹多,父亲已多年前去世,自己主动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其大哥、大姐年龄较大,二哥体弱多病,二姐在国外,三姐照顾怀孕的女儿,因此都没有照顾母亲。求助者为赡养问题与哥哥、姐姐们发生矛盾,自己很生气,也为此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已经由我照顾多年了,同样是母亲所生,他们怎么就不来照顾照顾呢?我即使能干,照顾母亲也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事呀!我说他们,他们不听,为这些事总发生矛盾,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不听你的话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也来照顾母亲,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他们应该听你的话,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我很生气,他们怎么这样不懂事!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他应该听。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话你肯定听。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不是,别人说得对的我都听了,别人说得错我也没听。 心理咨询师:你刚说过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而你又讲了别人说得对的你都听了,别人说得错的你也没听,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照顾母亲是孝顺,他们也有责任,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按你的意思,你照顾母亲,别人也必须听你的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对母亲怎样,你的哥哥姐姐就应该对你的母亲怎样。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你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姐姐不听你的话,不来照顾你的母亲所造成的。其实别人不来照顾你的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照顾你的母亲这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是由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他们照顾母亲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样的? 求助者:当然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很对。 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是( )。
- 对释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本案例在资料收集整理阶段,最应该核实的是( )。
- 多选:心理咨询师说:“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使用的技术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