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污染源分析时,原则上按污染型建设项目要求进行,从()等方面分别考虑,明确污染源位置、属性、产生量、处理处置量和最终排放量。
- A 、固体废弃物
- B 、废水
- C 、废热
- D 、噪声与振动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B,D】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除主要产生生态影响外,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其影响源识别主要从工程自身的影响特点出发,识别可能带来生态影响或污染影响的来源,包括工程行为和污染源。污染源分析时,原则上按污染型建设项目要求进行,从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与振动、电磁等方面分别考虑,明确污染源位置、属性、产生量、处理处置量和最终排放量。

- 1 【单选题】分析污染型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水染污物产生量时,应绘制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以及( )。
- A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 B 、项目总平面图
- C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 D 、生产工艺流程图
- 2 【材料分析题】项目工程分析时污染源应包括哪几部分?
- 3 【多选题】该项目主要恶臭污染源是()。
- A 、初沉池、厌氧池
- B 、加氯间接触池
- C 、污泥浓缩池、沉沙池
- D 、污泥脱水间、格栅间、曝气池
- 4 【多选题】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包括的内容有物料平衡、水平衡、热平衡,以及()。
- A 、产品方案
- B 、污染物种类
- C 、污染物源强核算
- D 、事故的环境危害分析
- 5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含其他污染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的数据来源优先采用顺序为()。
- A 、近3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补充监测
- B 、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近3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补充监测
- C 、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近1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补充监测
- D 、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3年的监测数椐、近1年与项目排放的其攸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补充监测
- 6 【单选题】某单一污染源新建项目,其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0.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
- A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 B 、评价范围内GB3095常规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 C 、评价范围内项目拟排放特征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 D 、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处本项目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 7 【单选题】区域水污染源调查:面源污染调查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
- A 、现场调查
- B 、遥感判读
- C 、现场测试
- D 、搜集资料
- 8 【单选题】技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无需考虑的是( )。
- A 、现有工程排放量
- B 、拟建工程排放量
- C 、区域污染源削减量
- D 、“以新带老”削减量
- 9 【多选题】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包括的内容有物料平衡、水平衡、热平衡,以及()。
- A 、产品方案
- B 、污染物种类
- C 、污染物源强核算
- D 、事故的环境危害分析
- 10 【单选题】技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无需考虑的是()。
- A 、现有工程排放量
- B 、拟建工程排放量
- C 、区域污染源削减量
- D 、“以新带老”削减量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某区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土壤允许流失量为200t/k,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该规划目标的植被覆盖率应≥70%。该区域内拟对一面积为50k的矿山迹地进行生态恢复。此迹地现状植被面积为20k。要达到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目标,该矿山的植被面积至少需增加()。
- 对于小型湖泊,当平均水深≥10m时,应设()取样点。
- 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说明理由。
- 说明原水输水管线施工期的主要生态影响。
-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半径一般不应小于 2.5km,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复杂地形是指( )的地形。
- 地形数据的来源应予以说明,地形数据的精度应结合评价范围及()进行合理选择。
- 下列指标中, 属于《大气污染物综台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指标有()。
- 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包括()。
- 下列森林生态功能中,属于生态服务功能的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