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推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过度供给,过度的供给使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降到了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仅高18%的水平。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生的年收入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高43%,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没有下降。 下面哪项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正确的,最好解释了上面明显的分歧()。
- A 、经济放慢了,从而使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减少了
- B 、高中教育的质量提高了
- C 、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更多的高中为它们的学生提供了职业指导计划
- D 、至少受过一种大学水平教育的人所占比例上升了
- E 、2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仅有高中文凭的求职者的过度供给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E】
要求解释的现象是:大学毕业生数量不变、收入不变,但是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收入差距却拉大了。最合理的解释是高中毕业生数量增加更多,所以他们收入下降了。

- 1 【逻辑推理】在20世纪60年代,对灵长类动物行为的长期研究经常用被认为很理想的小绢猴作为实验对象。因为它们只需用小笼子养,且繁殖频繁,长得又快。实地研究很少进行,因为那很费钱也很困难。雄雌小绢猴被成对地关在同一笼中,因为如果不这样,在不相关的雄性小绢猴之间会爆发严重的争斗。根据有繁殖发生这一事实,小绢猴被视为是单一配偶制的。 研究者们关于小绢猴单一配偶制的观点基于下列哪个有疑问的假设()。
- A 、制止雌性间的争斗能保护其共同的基因遗传
- B 、成年雄小绢猴负责幼儿的抚养
- C 、小绢猴的社会制度要求单一的配偶搭配
- D 、雄小绢猴在野外不显示出好斗的行为
- E 、将小绢猴笼养的方式不影响它们的交配行为
- 2 【逻辑推理】20世纪60年代,对灵长类动物行为的长期研究经常用被认为很理想的小猴子即小绢猴作为实验对象,因为它们只需用小笼子养,且繁殖频繁,长得又快。实地研究很少进行,因为那很费钱也很困难。雄雌小绢猴成对地关在同一笼中,否则同笼的两只雌性小绢猴之间会爆发严重的争斗。根据有繁殖发生这一事实,小绢猴被视为是单一配偶制的。 下面哪个为真,对论证给予削弱()。
- A 、制止雌性间的争斗能保护其共同的基因遗传
- B 、成年雄小绢猴负责幼儿的抚养
- C 、小绢猴的社会制度要求单一的配偶搭配
- D 、雄小绢猴在野外不显示出好斗的行为
- E 、小绢猴笼养的方式影响了它们的交配行为
- 3 【逻辑推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游隼(一种肉食鸟)的数量在快速下降,并在70年代初期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科学家认为下降的原因是在农村地区大量使用了杀虫剂DDT。 下列各项,哪一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科学家的声明()。
- A 、DDT在重工业区并不常用
- B 、自从1972年禁止使用DDT后,游隼的数量开始稳步增加
- C 、像其他肉食鸟一样,如果游隼的蛋掉出了窝,即使没有摔坏,它也不要了
- D 、琼鸟、麻雀和蓝树鸟都是游隼的猎物,它们在栖息地没有受到DDT的负面影响
- E 、在游隼栖息地区也发现了其他肉食鸟,如白鹭、秃鹰和棕色鹤鹅
- 4 【逻辑推理】张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斑纹猫头鹰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有濒临灭绝的危险。木材采伐公司应对此负有责任,它们大量采伐的陈年林区是猫头鹰的栖息地。 李研究员:斑纹猫头鹰数量的下降不能归咎于木材采伐公司。近30年来,一种繁殖力更强的条纹猫头鹰进入陈年林区,和斑纹猫头鹰争夺生存资源。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李研究员对张教授观点的反驳()。
- A 、否定张教授的前提,这一前提是:木材采伐公司一直在陈年林区采伐
- B 、质疑张教授的假设,这一假设是:猫头鹰只能在陈年林区生存
- C 、对斑纹猫头鹰数量下降的原因提出另一种解释
- D 、指出张教授夸大了对陈年林区采伐的负面影响
- E 、指出张教授把斑纹猫头鹰濒临灭绝偷换为猫头鹰濒临灭绝
- 5 【逻辑推理】张教授:据世界范围的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即从确诊至死亡的年限)是2年,而到20世纪末,这种生存年限已升至6年。这说明,世界范围内诊治癌症的医疗水平总体上有了显著的提高。李研究员:您的论证缺乏说服力。因为您至少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20世纪末癌症的早期确诊率较5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 李研究员的反驳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 A 、张教授的论证所依据的统计数据是完全准确的
- B 、癌症的早期确诊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
- C 、20世纪末人类的平均寿命较5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
- D 、20世纪50年代以来,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
- E 、癌症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 6 【逻辑推理】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海洛因服用者就诊医院急诊室次数的增加比率超过了25%,因此很明显,在那个10年中海洛因的服用者在增加。 如果假设下面哪一项,作者的结论可被合理地推出()。
- A 、那些因服用海洛因而寻求医学治疗的人通常在上瘾的后期阶段接受治疗
- B 、许多海洛因服用者经常就诊医院急诊室
- C 、海洛因服用者就诊医院的次数与海洛因被吸食的发生率成比例
- D 、自从1980年,服用海洛因的方法已经改变,新的方法降低了服用海洛因的危险性
- E 、当海洛因服用者到医院急诊室就诊时,他们承认自己是因服海洛因而到急诊室来的
- 7 【逻辑推理】张教授:据世界范围的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即从确诊至死亡的年限)是2年,而到20世纪末,这种生存年限已升至6年。这说明,世界范围内诊治癌症的医疗水平总体上有了显著的提高。李研究员:您的论证缺乏说服力。因为您至少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20世纪末癌症的早期确诊率较20世纪5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李研究员的反驳()。
- A 、癌症的早期确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 B 、对癌症的早期确诊,是提高癌症诊治水平的重要内容和标准
- C 、无论在20世纪50年代还是20世纪末,诊治癌症的医疗水平在世界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是不平衡的
- D 、20世纪末癌症的发病率比20世纪50年代有显著提高
- E 、20世纪末和20世纪50年代相比,有更多的癌症患者接受化疗
- 8 【逻辑推理】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有绿色或褐色纤维的棉花。但是,直到最近培育出此种棉花的长纤维品种后,它们才具备了机纺的条件,才具有了商业价值。由于此种棉花不需要染色,加工企业就省去了染色的开销,并且避免了由染色工艺流程带来的环境污染。 从题干可以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Ⅰ.只能手纺的绿色或褐色纤维棉花不具有商业价值; Ⅱ.短纤维的绿色或褐色纤维棉花不能进行机纺; Ⅲ.在棉花加工中如果省去了染色就可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 A 、只有Ⅰ
- B 、只有Ⅱ
- C 、只有Ⅰ和Ⅱ
- D 、只有Ⅰ和Ⅲ
- E 、Ⅱ、Ⅱ和Ⅲ
- 9 【逻辑推理】美国扁桃仁于20世纪70年代出口到我国,当时被误译为“美国大杏仁”。这种误译导致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扁桃仁、杏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对此,我国林业专家一再努力澄清,但学界的声音很难传达到相关企业和民众中,因此,必须制定林果的统一标准,这样才能还相关产品以本来面目。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 A 、美国扁桃仁和中国大杏仁的外形很相似
- B 、我国相关工业和大众并不认可我国林果专家意见
- C 、进口商品名称的误译会扰乱我国企业正常对外贸易
- D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林果的统一标准
- E 、“美国大杏仁”在中国市场上销量超过中国杏仁
- 10 【逻辑推理】在20世纪90年代,70%的受治疗的癌症病人在发现疾病后活了5年。现在70%的病人在发现后至少活了9年。这个事实显示,因为治疗方法的改进,现在的癌症病人比20世纪90年代的病人在患癌后活的时间长了。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最能反驳以上论述()。
- A 、在20世纪90年代,仅仅有66%的癌症病人接受治疗,而现在接受治疗的比例显著降低了
- B 、现在无医疗保险的人比20世纪90年代更多地获得免费治疗机会
- C 、现在癌症的早期发现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而言要早
- D 、现在的医生比20世纪90年代的医生在疾病被发现以后预测病人活的时间更长
- E 、现在癌症病人的数目比20世纪90年代的数目有较大增加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有偶数位来宾。() (1)聚会时所有来宾都被安排坐在一张圆桌周围,且每位来宾与邻座性别不同 (2)聚会时男宾人数是女宾人数的两倍
- 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人士指出:由于本公司招聘职位有限,在本次招聘考试中,不可能所有的应聘者都被录用。 基于以下哪项可以得出该人士的上述结论()。
- 一个一年前由Gorenton市议会通过的新法令禁止了在Gorenton销售的食品使用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装。然而,仍有相当比例Gorenton的塑料垃圾来自不可回收的塑料食品包装。 上述如果正确,下列哪一项最有助于调和以上明显的分歧()。
- 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邮购公司通过聘请一名广告写手和视觉艺术家把它的服装邮购目录设计成杂志式样以迎合高层次的消费人群,结果该公司最近的服装邮购业务销售出现了跳跃式上升。该公司现在正计划用同样的概念发展家用器具邮购业务。 该公司的计划假定了( )。
- 用六种不同的颜色涂在图中4个区域里,每个区域涂1种颜色,且相邻区域的颜色必须不同,则共有不同涂法()种。
- 求两人同时击中目标的概率。
-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bout the current newspaper business?()
- We may learn from Paragraph 4 that department stores were advised to ().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the most appropriate title for the text?()
- 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古时候,有一位伟大的品酒师。一天,一个朋友邀请品酒师去家里,因为他有一些好酒,想让品酒师看看他的收藏。为了得到品酒师的赞赏,他首先拿出一种最名贵的酒。品酒师品尝了一下,结果却没有发表任何赞誉之词。 主人又拿出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酒。品酒师品尝了一下,说:“好酒!好酒!” 主人这下子糊涂了,他说:“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你对真正的好酒保持沉默,但对这种普通的酒却大加赞扬呢?” 品酒师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之所以不赞扬真正的好酒,而要赞扬普通的酒,是因为……”
- (19)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