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o.1号:RTⅠ级、UTⅡ级;No.2号:RTⅠ级、MTⅡ级;No.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焊道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口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o.1号评定检测结果,No.2号签发检测报告。
题目:从背景中,项目部出现劳动力不足和对劳务工重新进行的安排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哪些原则?说明理由。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以进度计划与劳务合同为依据的原则。一是: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说明原劳动力计划未按进度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二是:劳务分包合同约定的劳务工工作范围为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将12名劳务工改为从事起重作业工作,违背了合同关于工作范围的约定。而在原约定的工作范围内,劳务公司一般也不会在该项目上提供足够数量的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起重工。

- 1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背景中项目部的两处错误做法,给出正确做法。
- 2 【单选题】劳务分包工作全部完成后,乙劳务分包公司应在甲承包商认可后()d内,向甲承包商递交完整的结算资料,申请办理最终结算。
- A 、7
- B 、14
- C 、21
- D 、28
- 3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背景中项目部的两处错误做法,给出正确做法。
- 4 【单选题】劳务分包工作全部完成后,乙劳务分包公司应在甲承包商认可后()天内,向甲承包商递交完整的结算资料,申请办理最终结算。
- A 、7
- B 、14
- C 、21
- D 、28
- 5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背景中项目部的两处错误做法,给出正确做法。
- 6 【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用工岗位具有()。
- A 、替代性
- B 、辅助性
- C 、临时性
- D 、长期性
- E 、关联性
- 7 【建造师案例题】从背景中,项目部出现劳动力不足和对劳务工重新进行的安排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哪些原则?说明理由。
- 8 【建造师案例题】画出调整后的劳动力计划,并说明项目部应如何控制人工成本。
- 9 【单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不能胜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 )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A 、其同住的近亲属
- B 、发布决定
- C 、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 D 、赔偿损失
- 10 【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用工岗位具有()。
- A 、替代性
- B 、辅助性
- C 、临时性
- D 、长期性
- E 、关联性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基坑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和浇筑结构内衬的施工方法称为( )。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必须通过建设程序立项,其立项报告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已批准的江河流域( )。
-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 )要求。
-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 )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 人工定额的制定方法常用的有( )。
- 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标要求按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对查出的事故隐患的整改应达到整改“五定”要求,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和( )
- 当无圈梁和梁垫时,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其钢筋的绑扎位置正确的是()。
- 管道的防腐方法主要有()等。
- 钻孔灌注桩初灌水下混凝土时,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m。
- 在招聘的工人中,患哪些病的人不宜从事沥青作业?患哪些病的人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