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导致路基行车带压实不足,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 A 、压路机质量偏小
- B 、填料含水量过大
- C 、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
- D 、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 E 、压路机碾压速度过慢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
(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 1.1,液限大于 40, 塑性指数大于 18)。

- 1 【单选题】某旧路改建利用段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的原因是( )。
- A 、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
- B 、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 C 、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
- D 、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cm
- 2 【多选题】预防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的措施有( )。
- A 、路基填料禁止直接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当选材困难,必须直接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 B 、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填筑层不得混用
- C 、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 D 、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 E 、半填半挖路段,地面横坡大于1∶5及旧路利用路段,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并压实
- 3 【单选题】某旧路改建利用段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的原因是( )。
- A 、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
- B 、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 C 、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
- D 、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cm
- 4 【多选题】预防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的措施有( )。
- A 、路基填料禁止直接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当选材困难,必须直接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 B 、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填筑层不得混用
- C 、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 D 、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 E 、半填半挖路段,地面横坡大于1 : 5及旧路利用路段,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并压实
- 5 【建造师案例题】分析事件五中导致地面局部下沉的原因有哪些。在利用原填方土料的前提下,给出处理方案中的主要施工步骤。
- 6 【多选题】导致路基行车带压实不足,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 A 、压路机质量偏小
- B 、填料含水量过大
- C 、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于透水性好的土壤
- D 、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 E 、压路机碾压速度过慢
- 7 【多选题】路基行车带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 、压实遍数不够
- B 、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 C 、换填土时清淤彻底
- D 、具有良好的路基顶面排水设施
- E 、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不同类别土混填
- 8 【单选题】道路结构层局部压实度不足,这种质量缺陷可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
- A 、整修
- B 、返工
- C 、综合处理方法
- D 、专题调研
- 9 【建造师案例题】分析事件五中导致地面局部下沉的原因有哪些?在利用原填方土料的前提下,给出处理方案中的主要施工步骤。
- 10 【多选题】预防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的措施有( )。
- A 、加强养护,避免水分过分损失
- B 、使用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应采用纵向分幅填筑
- C 、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 D 、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 E 、半填半挖路段,地面横坡大于1:5及旧路利用路段,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并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