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从一组7个人:吉姆、凯特、劳伦斯、马丁、南希、皮特和艾伦中恰好选出4个去参加某外交官的退休宴会。对出席人员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条件:(1)要么吉姆被选,要么凯特被选,但两人不能同时被选;(2)要么南希被选,要么皮特被选,但两人不能同时被选;(3)若南希被选时,劳伦斯肯定被选;(4)若艾伦被选时,凯特肯定被选。若下面哪一对人入选,则可以去参加退休宴会的4人组只有一组()。【逻辑推理】
A.吉姆和劳伦斯
B.凯特和马丁
C.劳伦斯和南希
D.马丁和艾伦
E.艾伦和凯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直接代入验证即可,如A选项吉姆和劳伦斯参加,可推出凯特和艾伦不参加;由于南希和皮特都可以参加,所以组合不唯一。D选项,马丁和艾伦参加,可推知凯特参加;南希和皮特中只能有一人参加,由于南希参加,推知劳伦斯一定参加,这样就有五人参加了,不符合题意,所以只能是皮特参加,这时候的组合是唯一的。
2、去年经纬汽车专卖店调高了营销人员的营销业绩奖励比例。专卖店李经理打算新的一年继续执行该奖励比例,因为去年该店的汽车销售数量较前年增加了16%。陈副经理对此持怀疑态度,她指出,他们的竞争对手并没有调整营销人员的奖励比例,但在过去的一年也出现了类似的增长。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陈副经理的质疑方法()。【逻辑推理】
A.运用一个反例,否定李经理的一般性结论
B.运用一个反例,说明李经理的论据不符合事实
C.运用一个反例,说明李经理的论据虽然成立,但不足以推出结论
D.指出李经理的论证对一个关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误
E.指出李经理的论证中包含自相矛盾的假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李经理的论据是“营销人员的营销业绩奖励比例上升,同时汽车销售数量上升”,结论是“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陈副经理举了一个反例,对李经理的论据都同意,但不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所以正确答案选C。
3、东山市威达建材广场每家商店的门边都设有垃圾桶。这些垃圾桶的颜色是绿色或红色。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Ⅰ.东山市有一些垃圾桶是绿色的;Ⅱ.如果东山市的一家商店门边没有垃圾桶,那么这家商店不在威达建材广场;Ⅲ.如果东山市的一家商店门边有一个红色垃圾桶,那么这家商店是在威达建材广场。【逻辑推理】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Ⅰ和Ⅱ
D.只有Ⅰ和Ⅲ
E.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Ⅰ不选,已知条件是“垃圾桶是绿色或者红色”,所以,推不出一定有绿色垃圾桶。Ⅲ不选,这是“后真推前真”,不符合假言推理规则,所以答案选B。
4、棕榈树在亚洲是一种外来树种。长期以来,它一直靠手工授粉,因此棕榈果的生产率极低。1994年,一种能有效地对棕榈花进行授扮的象鼻虫引进了亚洲,使得当年的棕榈果生产率显著提高,在有的地方甚至提高了50%以上。但是到了1998年,棕榈果的生产率却大幅度降低。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上述现象()。【逻辑推理】
A.在1994~1998年期间,随着棕榈果产量的增加,棕榈果的价格在不断下降
B.1998年秋季,亚洲的棕榈树林区开始出现象鼻虫的天敌赤蜂
C.在亚洲,象鼻虫的数量在1998年比1994年增加了一倍
D.果实产量连年不断上升会导致孕育果实的雌花无法从树木中汲取必要的营养
E.在1998年,同样是外来树种的椰果的产量在亚洲也大幅度低于往年的水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要解释的现象是“棕榈果在象鼻虫引进亚洲的第一年产量大涨后,到了第五年产量却出现大幅降低”,比较后,最合理解释是“果实产量连年上升导致果树的营养匮乏”,即D选项是正确答案。注意不能选B选项,因为1998年秋天出现象鼻虫的天敌,不能解释1998年当年产量的大幅下降。
5、公寓住户设法减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费的努力是不明智的。因为,对于住户来说,物业管理费少交1元,为了应付因物业管理质量下降而付出的费用,很可能是3元、4元甚至更多。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逻辑推理】
A.目前许多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费的标准偏高
B.目前许多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费的标准是合理的
C.目前许多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质量是合格的
D.物业管理费的减少必然导致管理质量的下降
E.物业管理部门很可能以降低服务质量来应对管理费的减少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论证已知条件“少交物业管理费”,结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下降”,所以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过渡假设。对于选项D和E的表述要注意区别。由于论证结论是“可能是3元、4元甚至更多”,选项也要上下文对应选择“可能”,所以正确答案选E。
6、近几年来,某电脑公司的个人笔记本电脑的销量持续增长,但其增长率低于该公司所有产品总销量的增长率。以下哪项关于该公司的陈述与上述信息相冲突()。【逻辑推理】
A.近10年来,该公司个人笔记本电脑的销量每年略有增长
B.个人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占该公司产品总销量的比例近几年来由68%上升到72%
C.近10年来,该公司产品总销量增长率与个人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增长率每年同时增长
D.近10年来,该公司个人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占该公司产品总销量的比例逐年下降
E.个人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占该公司产品总销量的比例近10年来由64%下降到4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某电脑公司个人笔记本电脑销量持续增长,但增长率比该公司其他产品的增长率都低,由数学关系可以推知个人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占该公司所有产品总销量的比重近几年来是降低的,因此,B选项与题干信息是冲突的,是正确答案。
7、常春藤通常指美国东部的八所大学。常春藤一词一直以来是美国名校的代名词,这八所大学不仅历史悠久、治学严谨,而且教学质量极高。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成为社会精英,他们中的多数人年薪超过20万美元,有很多政界领袖来自常春藤,更有为数众多的科学家毕业于常春藤。根据以上陈述,关于常春藤毕业生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有些社会精英年薪超过20万美元
B.有些政界领袖年薪不足20万美元
C.有些科学家年薪超过20万美元
D.有些政界领袖是社会精英
E.有些科学家成为政界领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阅读题干,已知“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成为社会精英,他们中的多数人年薪超过20万美元”,“他们”是“这些学校的毕业生”,由于两句中的“毕业生”都超过了半数,所以“社会精英”和“年薪超过20万美元”的人一定有交集,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因为题干已知都是特称命题,所以推不出结论。
8、任何一篇译文都带翻译者的行文风格。有时,为了及时地翻译出一篇公文,需要几个译者同时工作,每人负责翻译其中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译文的风格往往显得不协调。与此相比,用于语言翻译的计算机程序显示出优势:准确率不低于人工笔译,但速度比人工笔译快得多,并且能保持译文风格的统一。所以,为及时译出那些长的公文,最好使用机译而不是人工笔译。为对上述论证做出评价,回答以下哪个问题最不重要()。【逻辑推理】
A.是否可以通过对行文风格的统一要求,来避免或至少减少合作译文在风格上的不协调
B.根据何种标准可以准确地判定一篇译文的准确率
C.机译的准确率是否同样不低于翻译家的笔译
D.日常语言表达中是否存在由特殊语境决定的含义,这些含义只有靠人的头脑,而不能靠计算机程序把握
E.不同的计算机翻译程序,是否也和不同的人工译者一样,会具有不同的行文风格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即使不同计算机翻译程序所翻译的文章行文风格不同,但是翻译一篇文章只会用一种翻译程序,这篇文章前后的翻译后行文风格是相同的,所以E选项对于论证是无关的,是正确答案。A选项肯定回答将削弱论证,否定回答将加强论证;B、C、D选项的回答不同,对计算机翻译像人的翻译一样准确起到不同的削弱、加强作用,所以这些选项的问题都重要。
9、有4架飞机1、2、3、4,用于参加某一飞行表演。赵、钱、孙都是在飞行表演飞机上的主飞行员;甲、乙、丙都是在飞行表演飞机上的副飞行员。飞行表演的要求是:(1)参加飞行表演的飞机上至少都有一名主飞行员;(2)赵仅驾驶1号或4号飞机;(3)甲仅驾驶2号或3号飞机。若钱和赵在同一架飞机上,则下面哪一项一定正确()。【逻辑推理】
A.孙和甲、乙在一架飞机上
B.孙和丙在一架飞机上
C.甲和孙在一架飞机上
D.甲、孙、乙、丙在一架飞机上
E.钱和赵的飞机上,一定还有乙或者丙同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钱和赵只能共同在1或者4号飞机上,所以他们都不与甲同机,所以为了保证甲的飞机上有主飞行员,所以,只能是孙和甲在同一架飞机上。
10、主持人:有网友称你为国学巫师,也有网友称你为国学大师。你认为哪个名称更适合你?上述提问中的不当也存在于以下各项中,除了()。【逻辑推理】
A.你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还是资本主义的高速度
B.你主张为了发展可以牺牲环境,还是主张宁可不发展也不能破坏环境
C.你认为人都自私,还是认为人都不自私
D.你认为“9·11”恐怖袭击必然发生,还是认为有可能避免
E.你认为中国队必然夺冠,还是认为不可能夺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非此即彼地选择只能在两个矛盾的选择中,题干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在不矛盾的两个命题中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相同的逻辑错误出现在选项A、B、C、E中。A选项中的选择不矛盾,因为可能还有“社会主义的高速度”;B选项中的选择不矛盾,因为可能有“发展并且保护环境”;C选项中的选择不矛盾,因为可能是“有些人是自私的同时另外一些人是不自私的”;E选项中的选择不矛盾,因为“中国队可能夺冠,既不是必然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只有D选项是要求在矛盾的命题中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所以答案选D。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