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简而言之,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通过以下的示意图,我们知道法律事实大体上被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以及其对应分类。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其具体的相关内容,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判断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以及法律行为的话,那么不妨来认真的了解一下。
1.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①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生老病死等。
②相对事件——社会现象: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2.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要构成法律行为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它必须是人的行为,包括语言与身体行动,但不包括人的内心活动;其次,它必须是人有意识的行为,无意识的举动,精神病患者的举动不应当视为法律行为;再次,它必须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动,即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影响的行为。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行为进行如下分类: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各位小伙伴对于如何判断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以及法律行为有了一个具体的认知,希望各位小伙伴在今后的考试中遇到这类问题能够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同时各位小伙伴也要知道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
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有什么关系?: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有什么关系?
如何理解法律事实?:如何理解法律事实?
哪些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哪些事项只能制定法律?(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8)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9)诉讼和仲裁制度。(10)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2020-06-11
2020-06-11
2020-06-02
2020-06-02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