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共10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合同中,属于诺成合同的有( )。【多选题】
A.买卖合同
B.租赁合同
C.保管合同
D.加工合同
E.借用合同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诺成合同又称不要物合同。实践合同的对称。指仅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件的合同。诺成合同自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可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标的物为合同的成立要件,当事人交付标的物属于履行合同,而与合同的成立无关。买卖合同是典型的诺成合同。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指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的合同。本题中C、E为实践合同,不选。
2、关于税负转嫁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对非生活必需品的课税,税负容易转嫁
B.课税范围越狭窄,税负越容易转嫁
C.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税负容易转嫁
D.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税负容易转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包括:第一,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1)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不容易转嫁。(2)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将主要由他人负担,税负较易转嫁。第二,课税商品的性质一般情况下:(1)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因对其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小,消费基础广泛,税负容易转嫁。(2)对非生活必需品课税,因对其消费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大,消费基础较窄,税负不易转嫁。第三,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一般情况下:(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是不容易转嫁的(如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和对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2)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2017年变动,删除营业税)第四,课税范围的大小一般情况下:(1)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比较容易,税负容易转嫁;(2)课税范围越狭窄,越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具有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艰难,税负难以转嫁。第五,税负转嫁情况如何还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比如,对垄断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3、在货币供给机制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具备的功能是()。【单选题】
A.中央银行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商业银行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
B.中央银行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商业银行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
C.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央银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具备在央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①受到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②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③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4、关于拉弗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拉弗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B.拉弗曲线描述了税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
C.拉弗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
D.拉弗曲线描述了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因其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而得名。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这里的税源主要指国民收入即GDP或经济增长。
5、下列统计量中,适用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有( )。【多选题】
A.方差
B.标准差
C.众数
D.中位数
E.均值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知识点:离散程度的测度
6、“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结论来自于( )。【单选题】
A.马斯格雷夫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B.瓦格纳提出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C.鲍莫尔提出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D.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初期阶段:建设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中期阶段:私人投资上升政府投资比重相对下降;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项目以及对付市场失灵,使政府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
7、若要定量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并预测一定收入条件下的人均消费金额,适用的统计方法是( )。【单选题】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偏态分析
D.描述分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在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上有明显区别: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程度。回归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一个相关的数学方程式,根据这个数学方程式可以从已知量来推测未知量,从而为估算和预测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包括()。【多选题】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累计工作满十年
B.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D.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且单位对劳动者依法不能享有法定解除权,续订劳动合同的
E.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9、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账户可以分为()。【单选题】
A.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B.一级账户和二级账户
C.资产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
D.基本账户和辅助账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账户分类:(1)账户按照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成本类、费用类和损益类。(2)账户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0、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要约,随后立即又发出一份“要约作废”的函件。甲公司的董事长助理收到乙公司“要约作废”的函件后,忘了交给已经看到了要约函件的董事长。第三天甲公司董事长发函给乙公司,提出只要将交货日期推迟两个星期,其他条件都可以接受,后甲乙公司未能缔约,双方缔约未成功的法律的原因是( )。【单选题】
A.乙公司的要约已被撤销
B.乙公司的要约已被撤回
C.甲公司对要约作了实质性改变
D.甲公司承诺超过了有效期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要约的生效、撤回及撤销(1)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2)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如果认为该要约的内容与自己的利益不符,在不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可以撤回已经发出的要约。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如果撤回的通知后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不发生撤回的效力。(3)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要约人可以要求撤销该要约。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①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②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69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科目特点是什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科目特点:学习内容多,考核全面,涉及的知识广泛。共37章的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中级经济基础的考试难度不算大,140分的总分,超过84分就能通过,部分地区有所不同。考试总体上属于考试范围比较广但是难度较低的考试,真题中大部分题目属于理解记忆型题目。
88中级经济师历年真题有什么作用?:中级经济师历年真题有什么作用?透过中级经济师真题我们可以了解到考试所出的重要知识点,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我们应该着重哪个方向。目前正处于中级经济师强化阶段的备考,不管你之前的知识掌握的扎实与否多做中级经济师真题都能帮助我们巩固知识,夯实基础。再者,根据中级经济师历年真题出题方向,我们可以知道40%的题都是往年考过的,所以你说中级经济师真题到底重不重要?如果你能保证真题上的试题真的掌握到了。
51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是怎样分类的?: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是怎样分类的?《经济基础知识》总共37章,分为6部分,分别是:1-10章为经济学基础,11-17章为财政部分,18-22章为货币金融,23-27为统计部分,28-32章为会计部分,33-37章为法律部分。
04:172020-05-18
02:552020-05-15
05:342020-05-14
03:062020-05-14
03:102020-05-13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