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岁,大学毕业,待业。案例介绍:求助者大学毕业两年,在父母的强压下去过一次招聘会,可到了招聘会场,没说一句话就走了。自述不擅于表达,看见别人都很会推销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没有工作经验,害怕不能胜任工作,所以一直没有自信,呆在家里。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不爱交朋友,情绪低落。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你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的帮助?求助者:我害怕去招聘会。心理咨询师:你去过招聘会吗?求助者:去过,转一圈就走了。心理咨询师:你去招聘会转一圈,什么都不说,那叫应聘吗?求助者:我不敢说,怕拒绝,我害怕胜任不了工作。心理咨询师:你前面说很想找到工作,你现在告诉我几乎没有参加过招聘,这似乎存在着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求助者:毕业快两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我真的很着急,可我真的不知道怎样应聘。心理咨询师:作为大学毕业生,你想想,有可能怎样去应聘呢?求助者:(沉默)得去参加招聘会,和人家说我想找工作,讨论工作性质、条件、工资等。心理咨询师:因何原因你没有做这些呢?求助者:我怕去了人家不要我。心理咨询师:你的意思是说你去了,人家就应该聘你,因此,你到国务院应聘,人家就聘你,你到市政府应聘,人家还聘你,你到企业,人家同样会聘你。求助者:啊…好像不是这样的,(摇摇头)心理咨询师: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次咨询只能到这里了,请你回去思考,下次咱们继续讨论。
题目: “我怕去了人家不要我”反映出求助者存在()。 - A 、悲观的态度
- B 、过分概括
- C 、绝对化要求
- D 、糟糕至极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理性信念。

- 1 【多选题】
求助者自我陈述中反映的问题有()。 - A 、行为障碍
- B 、思维障碍
- C 、意志障碍
- D 、心境障碍
- 2 【单选题】求助者丈夫反映求助者“说话反应慢”,这是()。
- A 、思维剥夺
- B 、思维贫乏
- C 、思维散漫
- D 、思维迟缓
- 3 【多选题】HAMD评定因子分不能反映求助者( )。
- A 、抑郁症状的特点
- B 、焦虑和抑郁的不同
- C 、心理或药物治疗前后靶症状的变化特点
- D 、是否需要进行除心理治疗以外的药物治疗
- 4 【单选题】该求助者因害怕而走读,表明其出现()。
- A 、退缩行为
- B 、社会功能丧失
- C 、回避行为
- D 、存在躯体障碍
- 5 【客观案例题】该求助者因害怕而走读,表明其出现()。
- A 、退缩行为
- B 、社会功能丧失
- C 、回避行为
- D 、躯体障碍
- 6 【多选题】求助者躲在家里不去上班,甚至不肯出门,表明其可能存在( )。
- A 、焦虑情绪
- B 、社会功能受损
- C 、恐惧情绪
- D 、人际关系不良
- 7 【单选题】求助者反映有同学在背后说他,最可能的是其出现了( )。
- A 、关系妄想
- B 、夸大妄想
- C 、被害妄想
- D 、自罪妄想
- 8 【客观案例题】单选:“我怕去了人家不要我”反映出求助者存在( )。
- A 、悲观的态度
- B 、过分概括
- C 、绝对化要求
- D 、糟糕至极
- 9 【客观案例题】 单选:求助者:我呆在家里,哪也不去了,求助者这句话说明求助者的行为( )。
- A 、意志消沉
- B 、意志减退
- C 、意志缺乏
- D 、意志一直增强
- 10 【客观案例题】单选:该求助者因害怕而走读,表明其出现( )。
- A 、退缩行为
- B 、社会功能丧失
- C 、回避行为
- D 、躯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