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设某地区某时流通中的通货为1500亿元,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500亿元,存款货币总量为4000亿元。
题目:若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为6%,则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应量将()。 - A 、减少
- B 、不变
- C 、不确定
- D 、增加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货币供给的公式为:率。法定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法定准备金率下调后,货币供应量增加。

- 1 【多选题】中央银行往往不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当做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是因为( )。
- A 、商业银行可以变动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销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 B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见效快,影响大
- C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货币乘数产生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
- D 、存款准备进率政策成效较慢,时滞长
- E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不能独立执行,必须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配合
- 2 【多选题】中央银行往往不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当做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是因为( )。
- A 、商业银行可以变动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销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 B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见效快,影响大
- C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货币乘数产生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
- D 、存款准备进率政策成效较慢,时滞长
- E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不能独立执行,必须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配合
- 3 【单选题】商行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的()。
- A 、资产
- B 、负债
- C 、准备金
- D 、公积金
- 4 【多选题】各国的中央银行并不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当作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原因主要有()。
- A 、超额准备金是由商业银行控制的
- B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时滞长
- C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力度过强
- D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力度过缓
- E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时滞短
- 5 【客观案例题】若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率上调为7.5%,则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应量将()。
- A 、增加
- B 、减少
- C 、不变
- D 、不确定
- 6 【单选题】通常把流通中现金和准备金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也称之为( )。
- A 、基础货币
- B 、库存现金
- C 、法定存款准备金
- D 、超额准备金
- 7 【客观案例题】若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率上调为8%,则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应量将( )。
- A 、减少
- B 、不变
- C 、不确定
- D 、增加
- 8 【单选题】中央银行要求银行必须持有的准备金称为( )。
- A 、超额准备金
- B 、法定准备金
- C 、自留准备金
- D 、流通中现金
- 9 【客观案例题】若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率上调为7.5%,则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应量将()。
- A 、增加
- B 、减少
- C 、不变
- D 、不确定
- 10 【单选题】中央银行依法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从职能上看,这体现了中央银行是()。
- A 、发行的银行
- B 、政府的银行
- C 、银行的银行
- D 、管理金融的银行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某企业每增加500万元的销售额,需增加销售人员10人,预计1年后销售额将增加2000万元,如果在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6:3,则1年后该企业需要增加客服人员()人。
- 在某些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未带来利率的相应降低,只是引起人们手持现金的增加。凯恩斯把这种现象称为()。
- 以概念及其关系的方式储存和积累下来的经验系统称为( )。
- 当工资率处在低于市场均衡工资率时,短期内( )。
-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
-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如果张明按照双因素理论的观点来摆脱面临的困境,他应该()。
- 债券基金主要的投资风险包括()。
- 影响该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是()。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