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教师招聘考试招聘信息职位表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面试公告考试题库备考资料考试问答
各地信息
招聘信息
报名入口
考试题库
备考资料

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

2022-05-11 14:39:54|来源:帮考网
分享到:
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

我国是人口大国,国民教育是很大的问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为了缓解教育压力,专门对教师行业进行了扩招,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每个学校会单独组织教师招聘考试,备考的时候做题是很重要的,下面帮考网分享一些教师招聘考试的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已掌握“蔬菜”的概念,学习的新概念是“菠菜”,某教师告诉学生“菠菜也是一种蔬菜”。学生就懂得了“菠菜”具有“蔬菜”的本质属性。这属于( )。

A.上位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答案】C。解析:派生类属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菠菜”是“蔬菜”的一个分类,不需要修饰限定。

2.小米在英语课上,学习如何将“ I sleep at PM10:00 yesterday”改成合适的时态,这属于典型的( )。

A.下位学习 B.概念学习

C.知觉辨别学习 D.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分类。题干中,学习如何将“ I sleep at PM10:00 yesterday”改成合适的时态,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3.在数学课上,林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用不同形式的题目来教授函数的单调性,林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

3.【答案】A。解析:变式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即教师可不断变换命题中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形式和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但应保留好对象中的本质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对象中的本质属性。题干中,林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变式。反例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正例是指包含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比较是从方法学的角度促进知识的概括。

4.学生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爱国行动”概念,使“爱国行动”的概念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这属于( )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答案】B。解析:相关类属学习是指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题干中,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爱国行动”概念中,使得该概念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因此属于相关类属学习。故此题选B。

5.上自然课时,为认识植物,刘老师带领班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观察教材上各种植物最真实的形态,这种直观类型属于(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表象直观

5.【答案】B。解析:常用的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无D选项这种说法。题干中刘老师带领学生去植物园参观就属于实物直观。故答案选择B。

6.小林为了能够背诵诗,已经学习了20分钟,现在刚好达到能背诵的水平,则小林还需要学习( ),所能达到的记忆效果最好。

A.5分钟 B.10分钟 C.6分钟 D.12分钟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题干中,小林为了背诵古诗,已经学习了20分钟,刚好达到能背诵的水平,再过度学习50%即多学10分钟,效果最佳,故正确选项为B项。

7.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

A.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B.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知道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D.知道怎么求长方形的面积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安德森关于知识的分类。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有动态性。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具有静态性。怎么求长方形的面积属于怎么做的知识,属于“怎么做”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ABC项都是属于陈述性知识。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奥苏贝尔同化论,习得规则的形式有(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中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答案】ABD。解析:按照奥苏贝尔同化论,习得规则的形式有上位学习、下位学习以及并列组合学习。

2.知识的保持是知识的学习的重要环节,( )有利于知识在头脑中保持的做法。

A.间隔一段时间重复识记知识 B.运用记忆术帮助识记

C.适当过度学习 D.对记忆材料进行深加工

2.【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过程理论。知识的保持即知识的巩固,知识巩固的途径包括:(1)明确识记任务,提高学习的目的性;(2)深度加工材料,采取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3)合理的组织复习:①复习要及时;②复习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相结合;③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即适当过度学习。故本题选ABCD。

3.程序性知识学习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即( )。

A.记忆阶段 B.陈述性阶段 C.联合阶段 D.自动化阶段

3.【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掌握这类知识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过程,即陈述性阶段、联合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故本题选BCD。

三、判断题

1.从本质上说,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获取语义。( )

1.【答案】√。解析: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继而出现新的意义建构。②新建构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者进行重新学习,这些意义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③意义的提取和运用。从本质上说,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获得语义,用奥苏贝尔的话说就是获得语言意义,用加涅的话说就是获得言语信息。故题干说法正确。

2.过度学习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一般来说,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300%时,记忆效果最好。( )

2.【答案】×。解析:所谓的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故题干表述错误。

以上是帮考网分享的教师招聘考试的练习题,每个地区政策要求不同,想要报名参加考试的小伙伴可以详细关注当地人事网最新资讯,学习是需要平时慢慢积累的,在此帮考网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哦!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关键词阅读教师资格考试特岗教师考试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10万+

      阅读量

    • 150万+

      粉丝

    • 1000+

      点赞数

    最近考试
    近期考试报名时间考试公告
    • 江苏宝应县教育部门所属高级中学11月22日查看
    • 江苏宝应县教育部门所属高级中学11月22日查看
    • 江苏天宁区区属学校11月22日查看
    图书教材
    实用工具
    在线问答我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