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教师招聘考试招聘信息职位表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面试公告考试题库备考资料考试问答
各地信息
招聘信息
报名入口
考试题库
备考资料

2021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

2021-03-10 14:32:59|来源:帮考网
分享到:
2021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

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B.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C.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2.“教师能够信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为之努力;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参与专业知识决策。承担专业责任;能容忍压力,有较强的适应性;有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多种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这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达到( )水平。

A.专业成熟 B.专业发展

C.专业成长 D.专业培训

3.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

A.张之洞的《劝学篇》 B.康有为的《大同书》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救亡决论》

4.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曼海姆制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广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6.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外铄论 D.内因与外因相交互用论

7.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程作文教学法”,根据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师运用的是( )。

A.学科教学知识 B.教育情境知识

C.课程知识 D.基于学生的知识

8.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这种教育目的观体现的是( )的观点。

A.人文主义课程观 B.科学主义课程观

C.知识本位课程观 D.能力本位课程观

9.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10.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

A.改革科举 B.发行报纸

C.兴办学堂 D.译介西书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模式。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是围绕人际—社会情境的道德教育。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编写的《生命线》系列教科书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生命线》系列丛书在使用策略上具有以下特点:教材具有情境性,这些情境来自青少年的实际经历,情境的表述简单明了,学生能够自主地说出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会怎么办。题干内容为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故本题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题干中教师能够信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为之努力等内容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到专业成熟水平。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范教育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思想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萌芽,一些著名人物如张之洞、盛宜怀、康有为、张謇、孙中山、严复等对师范教育都有所论述,但是,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而且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论述则是梁启超。梁启超《变法通议》中《论师范》一文,集中阐述了他的师范教育思想。他的《论师范》及其以后有关著述中所表达的师范教育思想,开启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理论的先河,为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本题选C。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故本题选B。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提出了以下内容:(1)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3)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故本题选D。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外铄论指的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题干中强调教师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即后天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这属于外铄论的观点。故本题选C。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知识结构。舒尔曼把教师的知识分为: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其他课程知识。其中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是强调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应用。过程作文教学法是将写作视为一个思维动态过程,是教学生如何寻找最恰当的语言去表达这一动态思维的教学法。题干中的“过程作文教学法”就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故本题选B。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观。A选项,人文主义课程观,即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B选项,科学主义课程观,即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的观点。C选项,知识本位课程观,重视知识的传授。D选项,能力本位课程观,重视学生能力的增长。题干中强调重视人,崇尚个性,尊重儿童,热爱儿童,体现了人文主义课程观。故本题选A。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姆的三维目标分类。布鲁姆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其中,综合是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体系,强调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可用描述动词:创造、编写等;题干中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的特点,进行具体应用与创作,属于综合。故本题选D。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维新派的教育实践主要包括兴办学堂、兴办学会及发行报刊。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中,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发行报刊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开民智、兴民德的作用,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故本题选B。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关键词阅读教师资格考试特岗教师考试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10万+

      阅读量

    • 150万+

      粉丝

    • 1000+

      点赞数

    最近考试
    近期考试报名时间考试公告
    • 江苏宝应县教育部门所属高级中学11月22日查看
    • 江苏宝应县教育部门所属高级中学11月22日查看
    • 江苏天宁区区属学校11月22日查看
    图书教材
    实用工具
    在线问答我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