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特岗教师考试考试信息报名入口报考指南职位表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备考资料考试问答
各地信息
考试信息
考试题库
备考资料

特岗教师考试中哪些是常考人名?

2022-02-07 18:38:46|来源:帮考网
分享到:
特岗教师考试中哪些是常考人名?


备考特岗教师的同学都清楚,在教育学知识的考试中,经常出现对人名的考查,下面请跟着帮考网一起来看看,哪些的常考人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孔子 春秋鲁国人

1.《论语》:

“学”“思”“习”“行”

2.为人师表(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

4.“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

5.《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问题情境

6.最早提出“因材施教”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荀子 战国末赵国

1.学习是“闻”“见”“知”“行”的过程

2.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

三、朱熹 南宋

1.“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2.在注释《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思结合。

四、杜威 美国

1.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出版《设计教学法》,提倡活动课。

思想: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②教育社会化③做中学④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教师中心论

2.现代教育代言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民主

3.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

4.问题的解决杜威的五步模式:①困惑②诊断③假设④推断⑤验证

5.问题解决步骤的五步模式:⑴疑难⑵分析⑶假设⑷检验和评价⑸结论

五、皮亚杰 瑞士

1.重视儿童发展的自主能动的自我调节作用,认为儿童在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2.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⑴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⑵前运算阶段(2--7岁)⑶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⑷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1--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四年级10--11岁是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儿童的道德发展必须经过各个阶段不能跨越,但不是所有儿童都能达到最高阶段

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能具有真正的道德

3.儿童道德认知和智力有正相关,具体阶段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

②权威阶段(6~7、8岁)

③可逆阶段或互惠阶段(8~10岁)

④公正阶段(10~12岁)

采用临床叙述法或对偶故事法 人的道德是否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

4.儿童道德性发展

①前道德阶段(0~4岁)(大多数时候不考虑这一阶段)

②他律阶段(4~8岁)(10岁以前)

③自律阶段(8~12岁)(10岁以后)又称互惠道德或道德相对论

5.认知心理学 即要想充分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必须研究他的内部心理活动,因为同一个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且指向不同的目的。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利用空闲时间合理安排进行备考,争取早日实现教师梦!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关键词阅读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10万+

      阅读量

    • 150万+

      粉丝

    • 1000+

      点赞数

    最近考试
    近期考试报名时间考试公告
    • 江苏宝应县教育部门所属高级中学11月22日查看
    • 江苏宝应县教育部门所属高级中学11月22日查看
    • 江苏天宁区区属学校11月22日查看
    图书教材
    实用工具
    在线问答我要问答